预计负债是指根据或有事项等相关准则确认的各项预计负债,包括对外提供担保、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重组义务以及固定资产和矿区权益弃置义务等产生的预计负债。
预计负债是什么  对于不能作为单项履约义务的质量保证,企业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将预计提供售后服务发生的支出在销售当期确认为费用,同时确认预计负债。如果税法规定,与销售产品相关的支出应于发生时税前扣除。因该类事项产生的预计负债在期末的计税基础为其账面价值与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之间的差额,因有关的支出实际发生时可全额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为0。
  因其他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应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原则确定其计税基础。某些情况下某些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如果税法规定无论是否实际发生均不允许税前扣除,即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为0,则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同。
  大白话讲解预计负债
  预计负债就像企业为未来可能发生的“麻烦事”提前准备的“风险准备金”。它并不是当下已经确定的债务,而是根据现有信息合理预估的潜在支出。例如,企业卖出的产品可能有质量问题需要保修,或者卷入官司可能要赔钱,这些未来可能掏腰包的事项,只要符合会计准则的条件,就要提前算作负债,写在账本上。
  举个奶茶店的例子:
  假设你开了一家奶茶连锁店,推出新品“芒果椰椰冰”。你承诺:如果顾客喝完拉肚子,凭小票可全额退款。根据过去经验,每卖出100杯大约有3杯会退款(每杯成本10元)。
  ​预计负债计算:
  月销量1万杯→预计退款300杯→预计负债金额=300杯×10元=3000元。
  这笔钱虽未实际支付,但需在财务报表中提前计提,避免利润虚高。
  预计负债的“四大典型内容”​
  预计负债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产品质量保证
  ​例子:手机厂商承诺“1年免费保修”。
  ​案例:某国产手机品牌年销量1000万台,历史数据显示返修率2%,单台维修成本200元。
  ​预计负债=1000万×2%×200元=4000万元。若实际返修率上升,需调整负债金额。
  ​未决诉讼或仲裁
  ​例子:企业因专利侵权被起诉,可能面临赔偿。
  ​案例:某服装厂被指控抄袭设计,律师评估败诉概率70%,赔偿金可能在100万-300万元之间。
  ​预计负债=(100+300)÷2=200万元(按范围平均数计提)。
  ​债务担保连带责任
  ​例子:企业为子公司贷款提供担保。
  ​案例:母公司为子公司担保5000万元贷款,子公司经营恶化,银行要求母公司代偿的概率为60%。
  ​预计负债=5000万×60%=3000万元。
  ​环保或弃置义务
  ​例子:化工厂需承担设备报废后的污染处理费用。
  ​案例:某化工厂预计10年后关闭生产线,废弃设备处理费需1000万元,按现值折算(假设贴现率5%)计提620万元。
  预计负债的“三把标尺”​
  根据会计准则,确认为预计负债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现时义务:必须是当前已存在的责任(如已售产品的保修承诺)。
  ​很可能掏钱:经济利益流出的概率>50%(如诉讼败诉可能性70%)。
  ​金额可估计:能合理测算支出范围(如返修率2%-5%,取中间值3.5%)。
  不符合条件的场景:
  ​潜在义务:某奶茶店计划明年推出会员卡,可能发生退卡风险→因未实际发卡,不算现时义务。
  ​概率过低:企业被起诉索赔,但胜诉概率80%→无需计提负债。
  预计负债的“会计实战演示”​
  以家电企业为例,说明账务处理流程:
  ​计提产品质量保证负债​(年销售额1亿元,预计保修费率3%):
  借:销售费用300万元
         贷: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300万元
  ​实际发生维修支出​(全年维修支出280万元):
  借: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280万元
         贷:银行存款/原材料280万元
  ​年末调整:若剩余预计负债20万元,且评估发现明年返修率可能上升,需补提10万元:
  借:销售费用10万元
         贷: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