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薪酬是企业为员工提供劳动后,在一年内或一个经营周期内支付的报酬,核心特点是“时间短、兑现快”。通俗来说,就是员工干活后,企业短期内(比如下个月或年底)必须“结账”的钱,包括工资、奖金、福利等。例如,奶茶店员工每月领的工资、程序员年底拿的年终奖,都属于短期薪酬。
短期薪酬是什么意思     短期薪酬需满足两个条件:
  ​与员工服务期间直接相关:比如员工工作一个月,企业支付一个月工资。
  ​支付时间在12个月内:若某项报酬需在1年后支付(如股权激励),则不属于短期薪酬。
  短期薪酬的“全家福”——包含哪些内容?
  短期薪酬可分为五大类,每一类都有对应的“钱”或“福利”:
  1.​货币性报酬:看得见的“真金白银”​
  ​工资与奖金:
  ​例子:某制造企业生产线工人月薪5000元,销售经理年度业绩达标后额外获得3万元奖金。
  ​加班费与津贴:
  ​例子:快递员节假日送货,每小时加班费按基本工资的2倍计算;外企员工每月领取1000元交通补贴。
  2.​带薪缺勤:休息也能拿工资
  ​累计带薪缺勤:未用完的假期可攒到下一年。
  ​例子:互联网公司员工每年有10天年假,若今年只用了5天,剩余5天可明年使用,公司需提前计提这部分假期的工资费用。
  ​非累计带薪缺勤:过期作废的假期。
  ​例子:婚假15天必须当年休完,否则视为放弃。
  3.​社保与福利:企业的“隐形支出”​
  ​社保公积金:
  ​例子:企业为员工缴纳的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虽然员工退休后才能部分支取,但企业需在员工服务期内按月支付。
  ​非货币福利:
  ​例子:科技公司为程序员提供免费健身房、初创企业为员工租赁公寓并补贴50%房租。
  4.​短期利润分享:与公司“同甘共苦”​
  ​规则:企业根据短期利润目标达成情况,向员工分配奖金。
  ​例子:某创业公司承诺,若年度净利润超1000万元,管理层可分享超额部分的5%作为奖金。若实际利润1200万元,则奖金为(1200-1000)×5%=10万元。
  5.​离职后一次性补偿:最后的“红包”​
  ​例子:员工离职时,企业退还其社保个人账户余额或支付未休年假折算的工资。
  短期薪酬的“财务意义”——为什么对企业重要?
  ​员工激励:
  销售岗位“底薪+提成”模式(如房产中介月薪3000元+成交额2%提成),直接刺激员工提升业绩。
  ​合规要求:
  企业若拖欠工资或漏缴社保,可能面临劳动仲裁甚至罚款(例如某餐饮店因未付加班费被罚5万元)。
  ​成本管控:
  某服装厂通过优化排班减少加班费支出,将人力成本占比从25%降至20%。
  短期薪酬的“特殊操作”——会计如何处理?
  ​计提与发放的分录:
  ​计提工资: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XX元(根据岗位)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XX元
  ​实际发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XX元
         贷:银行存款(实发金额)
                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代扣个税)
                其他应付款——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
  ​例子:某公司月工资总额50万元,其中代扣个税5万元、社保个人部分8万元,实际发放37万元。
  ​带薪缺勤的“预提”​:
  ​案例:某公司100名员工,每人每年可休5天年假,日均工资200元。若年末有20%的员工未休假,公司需计提费用:100人×20%×5天×200元=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