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简单来说,就是看企业手头能“快速变现”的资产是否能覆盖短期内要还的债务。比如,一家公司突然需要偿还所有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速动比率能告诉我们,它是否能立刻拿出足够的现金或类现金资产(比如应收账款、短期投资等)来还债,而不用依赖卖存货或固定资产。
速动比率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需要速动比率?
  假设小明开了一家奶茶店,流动资产包括:
  ​现金:10万元(能立刻用)
  ​应收账款:5万元(客户赊账,预计1个月内收回)
  ​存货:20万元(奶茶原料、设备等,需要时间加工或出售)
  ​预付租金:3万元(已支付,无法退回)
  流动负债(短期内要还的钱)包括:
  ​供应商欠款:15万元(1个月内到期)
  ​短期贷款:5万元(下月到期)
  如果只看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小明奶茶店的流动比率是(10+5+20+3)/(15+5)=38/20=1.9,看似不错。但实际上,存货和预付租金很难快速变现。这时候速动比率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剔除变现慢的资产,只看现金、应收账款等能“救急”的部分。小明的速动资产=10+5=15万元,速动比率=15/20=0.75,说明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速动比率的计算与例子
  1.公式拆解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实务中可能简化计算)。
  2.实际案例:新天公司
  根据搜索结果中多个来源的案例,某企业新天公司数据如下:
  ​年初:流动资产612.71万元,存货387万元,流动负债297.71万元
  ​速动比率​=(612.71-387)/297.71=0.76
  ​年末:流动资产557.18万元,存货386.2万元,流动负债164.44万元
  ​速动比率​=(557.18-386.2)/164.44=1.04
  解读:
  年初速动比率0.76<1,说明企业每1元流动负债只有0.76元能快速变现的资产支持,偿债压力较大。
  年末速动比率提升到1.04,达到传统标准(1:1),短期风险降低。
  速动比率的行业差异与注意事项
  1.传统标准的局限性
  虽然速动比率1:1被视为安全线,但需结合行业特性:
  ​零售行业​(如超市):现金交易多、应收账款少,速动比率可能低至0.5仍合理。例如,一家连锁超市速动资产主要是现金,存货虽多但周转快(1周内卖出),即使速动比率仅为0.6,实际偿债能力依然健康。
  ​软件行业:应收账款占比高(客户按月付费),若速动比率1.5,但账款回收周期长,可能隐藏坏账风险。
  2.需关注的细节
  ​应收账款质量:账面上有100万元应收账款,但如果客户信用差,实际能收回的可能只有60万元。
  ​其他资产干扰:预付费用(如年度保险费)完全无法变现,若金额较大,需额外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