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货币计量是什么意思  选择货币作为共同尺度进行计量,具有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的作用。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货币计量如何通俗理解
  货币计量就像给所有东西贴上"价格标签",把五花八门的经济活动都换算成钱来算账。举个例子:
  情景:小王开奶茶店
  买设备:封口机2000元,冰箱3000元(不能记成"1台封口机+1台冰箱")
  买原料:牛奶10箱×100元=1000元,珍珠50斤×20元=1000元
  卖奶茶:本月卖出3000杯×15元=45000元
  发工资:店员小美工资3000元(不能记成"工作160小时")
  这就是货币计量——把所有东西都变成钱来记账,就像用同一种语言说话。
  为什么非要"钱"来说话?(四大原因)
  1.解决"鸡同鸭讲"的问题
  如果这样记账:
  收到:苹果手机1部+电脑2台
  支出:打工30天+送货5次
  根本算不清到底赚了还是亏了
  2.方便"大杂烩"汇总
  把不同的东西变成钱就能相加:
  3.全国通用"翻译器"
  北京分店:用人民币记账
  纽约分店:把美元换成人民币
  东京分店:把日元换成人民币
  所有分店用人民币说话,总部才能看懂报表
  4.法律要求的"通用语言"
  税务局要查账:只看金额不管实物
  银行贷款审批:根据数字评估风险
  法院处理债务:按金额执行判决
  货币计量的三大规矩
  规矩1:只认钱不认物
  正确做法:
  收到客户抵债的10台空调→记"应收账款减少10万元"
  不能记"收到格力空调10台"
  错误示范:
  老板用自家宝马抵债50万,会计账上仍然要写成"收回欠款50万"
  规矩2:钱币值基本稳定
  假设:
  今天1头牛=5000元
  三年后还值5000元(实际上可能涨到6000元)
  特殊处理:
  只有恶性通胀时(比如物价年涨100%),才调整账面价值
  我国近20年从未触发这个条件
  规矩3:外币要说中国话
  处理流程:
  1.日常记账用美元(美国分店)
  2.月底按中国银行汇率换算成人民币
  3.汇率波动造成的差额记入"汇兑损益"
  就像把英语报告翻译成中文上交
  货币计量管不了的事(重要缺陷)
  1.人的价值算不了
  金牌店长小美:工资5000元(账面价值)
  实际价值:培养新人、研发新品(无法用钱体现)
  客户口碑:1条差评可能损失10个客户(约1500元收入),但账上不会显示"口碑资产减少1500元"
  2.特殊资源难定价
  网红店的黄金地段:
  账面租金2万元/月
  实际价值:带来5万客流(无法用钱衡量)
  祖传秘方:
  账面价值:0元(没花钱买)
  真实价值:可能值100万
  3.未来风险看不见
  囤积的100吨奶茶原料:
  账面价值:10万元
  如果下周过期:实际价值可能变0元;
  账上还是显示10万,直到实际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