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针对日益严峻的税收风险形势,武宁县局积极创新管理、强化防控,构建了“地方政府、国税机关、纳税人、中介机构”共同防范涉税风险的四位一体格局,减少了收入水分,促进了税收规范管理。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保障。成立县局风险防控领导小组,构建征管部门牵头、税源管理部门协助、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支持保障的风险防控格局,合理划分各部门防控职能,分解细化责任分工,建立协调有序、运转有力的风险防控工作体系。做好分级分类税收宣传,向地方党政讲明税收风险态势,向招商引资单位阐明风险防控意义,向纳税人开展政策宣传、举办辅导讲座,增强各方税收风险防范意识,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二、健全制度规范。根据税源管理风险防控需求,制定《武宁县国税局税源管理风险防范指引(试行)》,明确“税务机关监控管理、纳税人自控管理、招商引资单位协助管理、中介机构协助参与”的责任要求,实现风险管理环节前移。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设计《法律责任告知书》、《税收遵从协议》、佐证文书等配套协定,明确涉税违法犯罪责任及相关工作要求,形成完整的风险防控资料链。完善税收执法考核、执法监督和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将风险防控工作纳进年度综合考评范畴,加大监督制约力度,为提高风险防控水平提供制度保障。
三、四方联动防控。大力推行“新办纳税人承诺制、乡镇(招商局)签字制、中介机构鉴证制、税务部门实地查验制”四方共同防范风险联动机制,要求新办纳税人在企业开办初期,签订《税收遵从协议》,签收《法律责任告知书》和《生产经营场地愿景照片资料》,强化风险防范的自觉性;建议招商引资单位与企业签订《协助税务风险防控承诺书》,明确风险防控的责任和义务;推动中介机构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引导其积极开展涉税鉴证,参与涉税风险评估;规定税源管理部门,尤其是税收管理员必须严格执行《风险防范指引》,在同纳税人签订风险防控资料的同时,定期对纳税人生产经营场所开展巡查走访,实现风险责任和防范措施前移,*5限度的降低涉税风险。
四、强化风险应对。通过对辖区企业相关信息比对、数据分析、风险定级等程序,筛选甄别风险企业,按月进行梳理汇总,提交风险防控领导小组集体讨论,确定风险级别,建立管理台帐,采取分级分类应对方式。对风险等级相对较低的企业采取约谈或提醒辅导;风险等级相对较高的企业开展涉税调查,风险等级高的企业组织实施日常检查或纳税评估,涉嫌虚开、代开发票及偷骗税行为的纳税人及时移交稽查部门立案查处。每结束一户风险应对的同时,将查明原因、问题及处理结果生成应对报告,注重发现问题、把握规律、加强监控,将风险应对成果转化为征管建议和措施,进一步消除风险点。
作者单位:武宁县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