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开展“财税增收竞赛”活动。研究制定竞赛活动方案和考评办法,细化考核指标,建立竞赛台账,加强调度督查,对财税增收竞赛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度一公开,调动各区、镇财政增收上“比增幅、比质量、比财源、比贡献”的积极性。今年1-5月份,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4.6亿元,实现了持续平稳增长。
  二是强化财税收入征管。积建立完善税收控管机制,探索大项目税收专门统计、新上项目独立纳税、中小企业纳税单独分析等制度,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形成税收征管合力。完善非税收入管理机制,努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三是创新财政扶持方式。利用现有扶持政策和资金,创新扶持方式,采取贷款贴息、风险补偿、投资参股等手段,加强与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引导社会资本增加投入。用好用活过桥资金、助保金和土地证、房产证“两证”办理资金,截至目前,共为38家企业提供过桥资金14.9亿元,帮助企业贷款22.1亿元;利用助保金帮助51家企业贷款4.3亿元;利用“两证”办理资金为5家企业提供资金338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发展。
  四是集中财力保民生保重点。将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筹措资金,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特别是对困难群众就业、村级组织运转等民生保障的薄弱环节,对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气化莱芜、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村村通校车、儿童免费康复行动等为民办10件实事,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推进,让基层和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五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市直机关差旅费、培训费、因公临时出国经费、因公短期出国培训经费、外宾接待经费等5个管理办法,着力构建厉行节约长效机制;制定《莱芜市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等4项制度,规范评审行为,提高评审质量和效率;出台《莱芜市市级采购人自行采购操作规程》、《莱芜市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规范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行为,确保政府采购依法进行,按程序执行采购。
  文章来源:莱芜财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