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提升预算编制执行水平。深化全口径预算体制改革,协调各县(市、区)2013年全部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由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构成的全口径预算体系。出台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财政借款管理、财政代管资金管理等办法,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收回闲置于各部门(单位)结余结转资金0.7亿元,收回2012年以前年度借款6390万元,盘活以前年度专户资金18.3亿元。探索预算安排与支出进度挂钩机制,初步建立了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结余结转资金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二是健全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增加政府集中采购目录,扩大政府采购范围。从工作流程、监督、公示等方面出台规范性文件,完善政府采购管理机制。加强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定点保险、定点加油、定点维修管理。2013年全市完成政府采购预算14.5亿元,采购合同额13亿元,节约资金1.4亿元,节资率10%,其中,市本级完成8.7亿元,采购合同额7.7亿元,节约资金1亿元,节资率11%。
三是规范财政投资评审工作。2013年全年审定项目287个,送审金额36.88亿元,审定金额33.77亿元,核减资金3.11亿元,核减率达到8.43 %。
四是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明确各部门(单位)“三公经费”压缩比例,逐月统计监测“三公经费”支出,及时发出预警。完善出国(境)经费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因公出国(境)经费财政预算管理。出台《晋城市市直机关接待费管理办法》,规范接待的食宿标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编制压缩5%,并严格按照核定的车辆编制配备更新公务用车,安排运行经费。制定《晋城市市直机关会议费管理实施细则》,从严压缩会议次数、规模、会期。2013年市本级“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同比下降15.9%。
五是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全市行政事业单位闲置房产出租工作,全年组织行政事业单位闲置房产招租三批,27个标的成功交易,增值率达到172.2%。创新国有资产处置形式,改变国有房屋及构筑物付费拆除做法,通过网络竞价,实现收费拆除。进一步盘活闲置资产,对市直六家行政事业公务用车或专业技术用车进行调剂处理,提高了现有国有资产利用率。申请开通机动车辆网络动态竞价专用厅,为行政事业单位车辆公开公平处置创造了平台。
六是严格财政资金监管。制定《晋城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方案》,指导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控机制。拟定《晋城市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举借、使用和偿还政府性债务的行为。进一步加大《财税违法行为有偿举报办法》的宣传力度,对检举财税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社保基金筹集、管理、使用跟踪检查和追踪问效,纠正处理重复参保人员24055人,核减财政配套资金575万元。对全市2011年到2013年6月期间19亿元财政农业资金开展专项检查,责令有关单位整改存在的问题。对不同行业35家单位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发现存在违规问题单位22个,违规金额864万元,并依照有关程序和权限做出处理。对市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清理和检查。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人生不是自发的自我发展,而是一长串机缘。事件和决定,这些机缘、事件和决定在它们实现的当时是取决于我们的意志的。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