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产负债表通过三大核心要素展现企业在特定日期(如月末、年末)的静态财务状况:
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流动资产: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如某公司2024年12月31日账上现金100万元、存货50万元)。
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如厂房价值200万元、专利技术30万元)。
负债:企业需偿还的债务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如3个月内需支付的供应商货款20万元)。
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如5年期银行贷款100万元)。
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归属
包括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如股东初始投入150万元,历年累积未分配利润60万元)。
案例:某公司2024年末总资产500万元,其中负债300万元,所有者权益200万元,验证了“500万资产=300万负债+200万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式。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账户式VS报告式
我国企业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格式:
账户式结构(主流格式)
左方列资产:按流动性从高到低排列(货币资金→固定资产)。
右方列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按偿债顺序排列(短期借款→实收资本)。
特点:左右平衡,直观体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报告式结构(垂直排列)
自上而下依次列示: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常见于上市公司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