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初级会计实务》的核心考点,费用的特征是初级会计考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概念。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2014修订),费用被定义为“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核心要点:费用必须源于企业常规经营,非日常活动产生的资源消耗属于“损失”,而非费用。
准则依据:
《企业会计准则》明确区分“费用”与“损失”。例如,制造业企业采购原材料支付的货款属于费用;但因自然灾害损毁的库存,则属于损失。
实例说明:
费用场景:奶茶店支付店员薪资、采购茶叶和包装材料;
非费用场景:同一奶茶店遭遇盗窃导致的现金短缺(计入“营业外支出”)。
初级会计考试提示:该特征是判断题高频考点,需严格区分“日常活动”与“偶然事件”。
费用的特征二:直接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核心要点:费用通过消耗资产或增加负债,最终减少企业净资产(所有者权益)。
会计恒等式解析:
费用发生必然影响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具体表现为:
资产减少:如支付广告费导致银行存款减少;
负债增加:如计提未付的水电费形成应付账款。
反例辨析:
企业向股东分配利润虽减少所有者权益,但属于利润分配行为,不属于费用。
费用的特征三:与收入配比且可可靠计量
核心要点:费用需与相关收入在同一期间确认,金额必须能准确核算。
配比原则应用:
根据权责发生制,费用应匹配其创造的收入。例如:
电商企业“双11”促销投入的广告费,需在11月确认(与当月销售收入匹配);
若广告费影响多个会计期间(如年度品牌推广),则需分期摊销。
可计量性要求:
若金额无法可靠确定(如未决诉讼可能产生的赔偿),不得确认为费用。
初级会计实务案例:
某软件公司开发新产品发生研发支出200万元:
可资本化部分(符合资产条件):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费用化部分(研究阶段支出):直接计入当期管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