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生物科技公司2025年总营收1.2亿元,其中:
卖药品收入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
转让专利技术收入15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
政府科研补贴500万元(营业外收入)
虽然专利转让看起来像“高科技操作”,但只要营业执照上没写明技术转让是主业,这1500万就只能算“副业收入”。
不同行业的“副业致富经”
1.制造业:边角料也是钱
典型操作:
五金厂卖切割金属的碎屑,每月增收5万元
食品厂将过期面粉加工成饲料,挽回30%损失
避坑指南:某玩具厂将代工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但代工是其营业执照主业,导致税务风险
2.服务业:闲置资源变现金
行业 | 副业模式 | 案例 |
---|---|---|
物流公司 | 出租空闲货车 | 淡季租给快递公司,月入2万元 |
律师事务所 | 出租会议室 | 周末租给培训机构,年增收15万 |
酒店 | 出售床单洗涤服务 | 为小旅馆提供洗衣,毛利率达40% |
软件公司授权老旧系统代码,年收授权费80万
研究院将实验设备租给高校,每小时收费500元
这些钱最容易“进错户口本”
1.技术转让的“身份谜案”
判断标准:看营业执照经营范围
某专利代理公司转让技术(主营业务收入)
某服装厂偶然转让闲置技术(其他业务收入)
2.租赁收入的“变形记”
房地产公司出租商铺(主营业务收入)
制造企业出租空厂房(其他业务收入)
3.政府补贴的“双重人格”
与日常经营相关(如新能源车补贴计入主营业务收入)
非经营性补贴(如疫情纾困金计入营业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