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用途分类:经济业务的“三层记录体系”
序时账簿(日记账)
定义:按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逐日、逐笔记录的账簿,相当于企业的“时间轴账本”。

库存现金日记账:记录每一笔现金收支。例如:3月27日支付办公用品费500元,需在当天登记。
银行存款日记账:跟踪银行账户变动。例如:3月28日收到客户汇款10万元,需同步更新账户余额。
特点:强制每日登记,不得合并多日业务,确保资金流动可追溯。
分类账簿
定义:按会计科目分类汇总经济业务,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构成财务报表的核心数据源。
总分类账(总账):
功能:汇总所有科目的总括信息。例如:“应收账款”总账记录全公司所有客户的欠款总额。
格式:通常采用三栏式(借方、贷方、余额),便于快速查看科目余额。
明细分类账(明细账):
功能:细化总账信息。例如:“应收账款-甲公司”明细账记录该客户的具体交易时间、金额及还款情况。
适用场景:
三栏式:适用于债权债务类科目(如应付账款)。
数量金额式:用于存货管理,如“原材料-A型号”记录库存数量、单价及总金额。
备查账簿(辅助账簿)
定义:补充记录序时账和分类账中未涵盖的辅助信息,解决“账外业务”的登记问题。
典型应用:
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记录租赁设备的信息(如设备编号、租赁期限),虽不拥有所有权但需管理使用权。
代管商品物资登记簿:代客户保管商品时,记录商品名称、数量及存放位置。
特点:无固定格式,根据企业需求自定义,不参与财务报表编制。
二、按账页格式分类:数据的“多维呈现方式”
三栏式账簿
结构:设“借方、贷方、余额”三栏,适用于单纯金额核算。
实例:
实收资本明细账:记录股东投资款的增减变动,仅需金额不需数量。
多栏式账簿
结构:在借方或贷方分设多个专栏,便于分析复杂费用构成。
实例:
管理费用明细账:设置“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等子栏目,直观展示各项支出占比。
数量金额式账簿
结构:在金额栏基础上增加数量、单价,实现“物值双控”。
实例:
库存商品明细账:记录某型号手机进货100台,单价3,000元,总金额30万元,便于实物盘点与价值核对。
三、按外形特征分类:账簿的“物理形态设计”
订本式账簿
特点:预先装订成册,账页连续编号,防止抽换或丢失。
适用场景:
总分类账:需长期保存的核心账簿。
现金日记账:涉及资金安全,强制使用订本式。
活页式账簿
特点:账页可灵活增减,适合频繁变动的明细记录。
实例:
销售费用明细账:按月插入新账页记录不同促销活动的支出。
卡片式账簿
特点:独立卡片存储,便于分项管理长期资产。
实例:
固定资产卡片账:每台设备单独建卡,记录购置日期、折旧方法、维修历史等信息。
四、账簿的协同作用与实例联动
场景示例:某企业采购一批原材料(数量100件,单价200元,总金额20,000元):
序时账簿:3月27日在银行存款日记账中记录付款20,000元。
总分类账:在“原材料”总账中增加20,000元。
明细分类账:在“原材料-A型号”明细账中登记数量100件、单价200元。
备查账簿:若材料为暂代供应商保管,需在“代管物资登记簿”中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