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值易耗品是单位价值较低(通常在2000元以下)、使用期限较短(一般不超过1年),但能多次使用的劳动工具或物品。通俗说,就是“不值钱但能用一阵子的小工具”。
低值易耗品的内容  ​生产工具:螺丝刀、扳手(工厂车间用)。
  ​办公用品:打印机墨盒、文件夹(行政部门用)。
  ​劳保用品:安全帽、工作服(员工防护用)。
  ​与固定资产的区别:
  ​价值:低值易耗品单价更低(如2000元以下,固定资产通常5000元以上)。
  ​寿命:低值易耗品使用寿命短(如1年内),固定资产则长期使用。
  ​常见分类:
  ​一般工具:通用工具,如螺丝刀、钳子。
  ​专用工具:特定工序使用的工具,如汽车厂的轮胎拆卸器。
  ​替换设备:易损但需频繁更换的部件,如打印机硒鼓。
  ​管理用具:办公室家具(如单价2000元以下的文件柜)。
  低值易耗品的“流动日记”——核算方法
  ​一次摊销法(简单粗暴)​:
  ​适用场景:价值低、易损坏的物品(如玻璃杯、灯泡)。
  ​案例:奶茶店购买100个玻璃杯(单价10元),领用时直接计入费用。
  购入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领用时:
  借:管理费用1,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1,000
  ​特点:简单但可能导致费用波动大。
  ​五五摊销法(折中处理)​:
  ​适用场景:价值较高、使用较均衡的物品(如办公桌椅)。
  ​案例:公司购入10把办公椅(单价800元),领用时摊销50%,报废时再摊销50%。
  领用时:
  借:周转材料——在用8,000
         贷:周转材料——在库8,000
  借:管理费用4,000
         贷:周转材料——摊销4,000
  报废时:
  借:管理费用4,000
  贷:周转材料——摊销4,000
  ​       特点:平衡费用,但需跟踪报废时间。
  ​分次摊销法(细水长流)​:
  ​适用场景:价值较高、使用期限明确(如生产模具)。
  ​案例:工厂采购模具(单价6,000元),分12个月摊销,每月500元。
  领用时:
  借:长期待摊费用6,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6,000
  每月摊销:
  借:制造费用500
         贷:长期待摊费用500
  ​特点:费用分摊均匀,但需持续跟踪。
  低值易耗品的“账务实战”——分录与案例
  ​生产场景:
  ​案例:汽车维修车间领用扳手(单价300元),采用五五摊销法。
  领用时:
  借:周转材料——在用300
         贷:周转材料——在库300
  借:制造费用150
         贷:周转材料——摊销150
  报废时:
  借:制造费用150
         贷:周转材料——摊销150
  ​办公场景:
  ​案例:行政部门领用打印纸(总价1,200元),采用一次摊销法。
  借:管理费用1,2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1,200
  ​税务处理:
  ​进项税转出:若低值易耗品因管理不善丢失,原抵扣的增值税需转出。
  案例:丢失工具500元(原进项税65元):
  借:管理费用565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500
                应交税费——进项税额转出65
  低值易耗品的“管理要点”——避免踩坑
  ​台账管理:
  用Excel或进销存软件记录每件物品的领用、归还、报废情况。
  ​示例:工具借用表需登记领用人、日期、归还状态。
  ​定期盘点:
  每月核对账实,发现盘亏及时处理(如员工离职未归还工具)。
  ​行业适配:
  ​制造业:优先采用分次摊销法(匹配生产周期)。
  ​零售业:多用一次摊销法(如包装盒、购物袋)。
  ​税务合规:
  避免将固定资产伪装成低值易耗品(如单价超2000元的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