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审核第一步:验证“身份真假”(真实性审核)
核心任务:确认这笔交易真的发生过,凭证不是伪造或虚构的。
操作步骤:
检查凭证来源:
发票必须是税务局备案的正规发票,不能是手写白条或过期作废的票据,
收据需有盖章(如物业公司公章、学校财务章),网购记录要有平台电子凭证。
反面案例:某员工用网购截图冒充发票报销,会计发现没有税务章和发票代码,直接退回。
核对业务细节:
凭证上的商品名称、数量、单价是否与实际采购一致(比如买了10箱牛奶,发票却写“办公用品”)。
签字笔迹是否与经办人、领导习惯一致,防止模仿冒签,
生活类比:就像收快递时核对包裹信息,商品不对版直接拒签。
二、审核第二步:检查“行李合规”(合法性审核)
核心任务:确认这笔钱花得合法合规,不触碰法律和公司制度的红线。
操作步骤:
合规性审查:
业务内容是否符合法规(如赌博支出、奢侈品消费不能入账),
费用标准是否超标(如差旅住宿费超过公司规定限额)。
案例:某公司用公款购买茅台酒,发票被会计驳回,因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
票据有效性审查:
发票开具单位是否在经营范围内(比如小卖部开的“建筑服务”发票无效),
报销时间是否在票据有效期内(如当年发票必须当年报销,跨年需特殊说明)。
反面案例:某企业用三年前的过期发票抵税,被税务局罚款并补缴税款。
三、审核第三步:确保“信息完整”(完整性审核)
核心任务:确认凭证像身份证一样要素齐全,没有漏填、错填。
操作步骤:
必备信息检查:
凭证名称、日期、双方单位名称、业务内容、数量金额、签字盖章缺一不可,
模糊描述需补充明细(如“办公用品”发票必须附具体商品清单)。
案例:某采购员提交的“食品”发票无明细,会计要求供应商补开带清单的发票。
附件完整性检查:
差旅费需附审批单、车票、住宿发票;
会议费需附参会名单、会议通知、签到表;
工程款需附合同、验收单、决算书。
生活类比:就像寄重要文件时,快递单、保价单、身份证复印件一个不能少。
四、审核第四步:算清“数字账”(正确性审核)
核心任务:确认凭证上的金额计算精准无误,防止“数字游戏”。
操作步骤:
计算核对:
单价×数量=总金额(如牛奶50元/箱×10箱=500元,若发票写550元则错误)。
多张凭证的合计金额是否与报销单一致(如10张打车票总额需等于报销单金额)。
逻辑验证:
时间顺序是否合理(如出差结束前就开具了返程车票);
金额是否符合市场行情(如一台普通打印机报价1万元可能虚高)。
反面案例:某员工提交的餐饮发票显示人均消费500元,远超当地标准,会计要求说明原因。
五、审核第五步:签字盖章“责任到人”(责任性审核)
核心任务:让每一笔钱都有明确的负责人,避免扯皮推诿。
操作步骤:
签字完整性:
经办人、证明人、部门领导、财务审核人、公司负责人需逐级签字,
漏签需补签,代签需备注授权关系。
权限验证:
大额支出需额外审批(如超过1万元的采购需总经理签字),
专项费用需符合预算(如培训费超出预算需重新申请),
案例:某部门擅自购买设备,因缺少总经理签字,会计拒绝付款。
总结:原始凭证审核是企业的“财务守门员”
它用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正确性、责任性五道关卡,确保每一分钱都有据可查、有人可追、有规可依。记住:
再小的凭证也要认真审核(哪怕是一张10元的停车票);
下次报销被会计“挑刺”时,请理解——他们是在用这套流程守护企业的钱袋子和法律底线。
例如某企业因漏审虚假发票被罚款,其实原始凭证审核不仅是财务流程,更是企业风险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就像网友调侃:“审核原始凭证时,会计的眼神比机场安检还犀利——因为假账比危险品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