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快改造镇村道路。根据城乡公路状况,加快道路维修改造步伐,完善城乡公交网络体系,特别是镇村公交网络,确保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100%。二是加快公交枢纽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我市公交枢纽中心建设步伐,计划新规划建设雪野等6处镇公交换乘站,300处公交便民候车亭,实现一村一亭(牌)。三是优化运力结构。以城乡公交需求为导向,根据乡村路况特点,选择适宜车型,原则上新购车辆全部选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客车,积极推进运力结构优化升级。四是提升信息化水平。整合目前公交企业调度监控平台,建设全市城乡公交智能调度系统,所有城乡公交车辆全部安装北斗车载视频系统,有利于合理安排公交车辆,监控车辆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