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2013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到4月底将全面竣工。
  2013年度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共安排四市二区(城阳、黄岛)中低产田改造任务28.68万亩,重点解决农田排灌、蓄水、机耕路硬化、田间道路通联等需求,大力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工程完工后,每亩可增产粮食100公斤以上。
  从近期督导情况看,2013年度各区(市)承担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工程质量整体较好,工程进度较快,较往年呈现出几个新的特点:
  一是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当地农业生产的瓶颈问题。如平度蓼蓝、万家项目区,由于当地是红板岩地质,雨水不能下渗,曾在2011年大雨时,遭遇严重涝灾,受灾面积达6万多亩。2013年度,平度市申请对其中的2.14万亩重灾区进行排涝防渍改造,项目按30年一遇、50年消灾设计,共开挖、浆砌平塘7座,疏挖一级排水沟渠3430米,二级排水沟20307米,三级排水沟36970米,新建生产桥19座,涵洞53座,新建水泥硬化机耕路8972米,田间沙石路3533米,项目区达到了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要求,从而彻底改变了困扰当地多年的农田排涝防渍问题。
  二是更加贴近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如位于黄岛区张家楼项目区,斗窑水库上游、马家屋子河道周边的几个村庄的农民群众,过去下地干活都要绕行河道上游。2013年度,黄岛区在马家屋子河道新建可供人通行的拦河坝9座、扬水站9座,这样既解决了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出行问题,又满足了蓄水灌溉的需要,深受当地农民群众的欢迎。
  三是更加符合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需求。如即墨市移风店项目区,即墨市农发办主动将2013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与美丽乡村建设任务相结合,他们与镇政府一道走村入户,了解农民群众的生产需求,精心安排建设内容,为项目区新打机井78眼、清淤护砌排水沟9120米、新建板桥9座、水泥硬化机耕路4513米,并将几百吨原来堆弃在机耕路两侧及排水沟里的粪堆、草堆、垃圾堆进行了清运并栽植了一批绿化苗木,使周边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现在项目区农田土地平整、成方连片,大型农机具进出方便自如,排灌设施完备,农民群众在田间劳作省时省力。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