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绿色的银行,在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平衡城市发展碳排放、扩充社会生态环境容量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2年以来,市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策部署,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生态宜居青岛的主题,积极构建现代林业发展财政保障机制。2012-2014三年,市级预算安排总投入约60亿元,大力推进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
  其中,安排城区园林绿化资金约50亿元,实施前海一线、环湾大道、滨海大道、黑龙江路、青银高速沿线和世园会周边、浮山综合整治等42个绿化建设项目;安排大沽河堤顶道路绿化资金4亿元,完成了230公里大沽河堤顶绿色长廊,使大沽河成为贯穿青岛南北的防洪安全屏障、生态景观长廊;安排万亩林场建设补助资金5400万元,拓展了林业工程运作模式,拉动了区、市造林积极性,全市已建成万亩林场21处,累计完成新造林19.4万亩,今年计划新开工建设10处;安排林业资源保护和管理类资金2.6亿元,支持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生态效益补偿、森林植被恢复、森林火灾保险等,“建管并举”构筑安全的林业生态系统,全市森林火灾受害率连续控制在0.4‰以下,生物防治和无公害化防治率达到99%。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新造林超过28.9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7.77%提升到39.4%,城市生态宜居水平大幅提升,城市各项指标已基本达到国家森林城市的要求。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