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收益总额:包括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
所有者交易:如股东注资、股份支付、利润分配等。
内部结转:如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盈余公积补亏等。
示例:某制造企业2025年净利润5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外币折算损失)税后净额-20万元,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00万元。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需分别列示“综合收益总额”“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等项目,并与资产负债表“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期末数核对一致。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六大核心内容
1.综合收益总额
构成要素:
净利润:直接取自利润表,反映企业经营成果。
其他综合收益: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等税后净额。
考试重点:2025年教材新增“碳排放权交易损益”需单独列示,考生需注意税后调整规则。
案例:某新能源企业持有碳排放权公允价值上升50万元(税率25%),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为37.5万元,需在表中单独列示。
2.所有者投入与减少资本
具体项目:
所有者投入资本:如股东注资、股份支付计入资本公积(如发行新股募集资金300万元)。
减少资本:如回购库存股、减资等。
易错点:考生需区分“所有者投入”与“负债融资”,如可转换债券的权益部分需计入资本公积。
3.利润分配
列报规则:
提取盈余公积:按法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如某企业净利润200万元,提取10%盈余公积20万元)。
分配现金股利:减少未分配利润,直接影响权益总额。
真题示例(改编自2025年模拟题):
某企业2025年净利润3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3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100万元。求未分配利润变动额。
答案:300-30-100=170万元
4.会计政策变更与前期差错更正
填报要求:
会计政策变更:需追溯调整期初余额(如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变更影响未分配利润)。
前期差错更正:如收入确认错误需重述上年数据。
案例:某零售企业2024年误将预收账款确认为收入50万元,2025年更正后需调减期初未分配利润。
5.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
典型调整: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改变权益总额(如资本公积减少100万元,股本增加100万元)。
盈余公积补亏:将盈余公积转入未分配利润,用于弥补累计亏损。
考试陷阱:考生需区分“内部结转”与“利润分配”,如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属于内部结转,而现金分红属于利润分配。
6.专项储备与库存股变动
专项储备:如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与使用,需单独列示(如某矿业企业计提安全费用50万元)。
库存股:反映企业回购股份的变动,直接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