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期偿付性:偿还期限不超过1年或一个营业周期;
价值确定性:金额可可靠计量(如合同约定的应付账款、工资标准)。
大白话解读:为什么说流动负债是企业的“紧箍咒”?
流动负债就像奶茶店的“待办账单”:
场景1:火锅连锁店的“短期压力”:
欠食材供应商的30万元→应付账款(必须3个月内付清);
客户提前充值50万元会员卡→预收账款(需用火锅抵偿,负债增加);
未发放的员工季度奖金20万元→应付职工薪酬(下月发放前挂账)。
场景2:生鲜超市的“生死教训”:
将客户定金100万元计入“收入”而非负债→误判现金流,导致采购资金缺口;
正确做法:定金属于负债,需按履约进度逐步结转收入。
核心内容:流动负债的“四维解剖图”
1.构成要素:企业短期债务的“主力军”
科目 | 定义与功能 | 行业案例与风险 |
---|---|---|
应付账款 | 采购商品/服务未支付的款项 | 汽车厂拖欠零部件款,引发断供停产3天 |
预收账款 | 提前收取客户款项需履约偿还 | 教育机构倒闭前收取学费,预收款成“暴雷点” |
短期借款 | 银行等机构提供的1年内贷款 | 零售商借款囤货遇滞销,利息吞噬利润 |
应付职工薪酬 | 未发放的工资、社保及奖金 | 互联网公司年终奖计提不足,员工集体仲裁 |
应交税费:企业欠缴的增值税、所得税等(某明星工作室逃税被罚1.06亿元);
应付利息:短期融资产生的利息债务(房企美元债利率飙升致兑付危机)。
2.核心特征:短期压力的“双刃剑”
经营优势:
灵活性强:快速补充运营资金(如生鲜电商用应付账款延长账期至60天);
成本较低:部分负债无利息(如供应商提供的应付账款信用期)。
风险黑洞:
流动性危机:债务集中到期引发资金链断裂(某服装厂流动比率0.8致破产);
信用恶化:拖欠款项导致合作方断供(零售企业应付账款违约,采购成本上升15%)。
3.管理指标:健康度的“晴雨表”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安全值≥2,衡量短期偿债能力);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安全值≥1,剔除存货变现风险);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反映对上游资金的占用效率(制造业健康值约45-60天)。
反面案例:
某制造企业流动比率仅0.5,供应商集体停止供货,生产线瘫痪;
餐饮品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30天延长至90天,优质供应商流失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