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诺兑付的票据,信用等级高;
商业承兑汇票:由企业自身信用担保的票据,存在兑付风险。

具有法律效力的付款承诺;
明确记载金额、期限、收款人等要素;
可背书转让或贴现融资。
大白话解读
假设某建材公司采购钢材:
现金不足:需支付供应商500万,但账上只有200万流动资金;
解决方案:开一张6个月期的银行承兑汇票给供应商;
操作逻辑:
相当于写了一张“欠条”,承诺半年后银行付款;
供应商可持有至到期收款,也可提前贴现换成现金(扣除利息)。
就像个人向朋友借钱的借据,只不过企业版的“借据”有银行或企业信用背书。
分行业应用案例解析
案例1:制造业供应链账期管理
某汽车厂采购零部件:
交易条款:
采购金额:1,000万;
付款方式:开具6个月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0.05%);
会计处理:
1.签发票据时:
借:原材料1,000万
贷:应付票据-银行承兑汇票1,000万
2.支付手续费:
借:财务费用-手续费5,000(1,000万×0.05%)
贷:银行存款5,000
3.到期兑付:
借:应付票据1,000万
贷:银行存款1,000万
审计中的三大核查要点
要点1:票据真实性验证
核查方法:
银行承兑汇票:查验银行电子验印记录;
商业承兑汇票:核对出票人信用评级及历史兑付记录。
反例:某公司伪造20张票据虚增资产→审计发现后移送司法机关。
要点2:贴现利息处理合规性
某企业贴现1,000万票据(贴现率5%):
错误操作:将贴现息50万计入“营业外支出”;
合规处理:贴现息属于筹资活动,应计入“财务费用”。
要点3:到期兑付风险预警
预警信号:
票据逾期率连续3月超10%;
关联方票据占比过高(如母公司票据占80%);
案例:某集团内部循环开票虚增收入→审计调减营收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