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率

加工费用(人工/制造费用):
某工序完工率=(前序累计定额工时+本工序定额工时×50%)÷单位产品总工时×100%
直接材料费用:
若材料一次性投入,完工率按100%计算;若分次投入,需单独测算投料进度。
大白话解读:把“半成品”算成“整件”
想象工厂生产一批杯子,月末有50个未完工的杯子(在产品)。这些杯子有的只做了瓶身(完工程度30%),有的只差贴标签(完工程度80%)。约当产量法的作用,就是把这50个不同进度的杯子,统一换算成相当于多少个完整杯子。
比如:
若某工序需要10小时完成,某个在产品已累计完成7小时,则完工率=(7+10×50%)/10×100%=60%
换算后的约当产量=1件×60%=0.6个“完整杯子”
案例演示
背景:某玩具厂生产电动玩偶,本月数据如下:
项目 | 数量/金额 |
---|---|
完工产品 | 100件 |
月末在产品 | 50件(完工程度60%) |
材料成本总额 | 12,000元(一次投入) |
加工成本总额 | 7,800元 |
由于材料一次性投入,在产品材料完工程度=100%
总约当产量=100+50×100%=150件
材料费用分配率=12,000÷150=80元/件
完工产品材料成本=100×80=8,000元
在产品材料成本=50×80=4,000元
步骤2:计算加工成本约当产量
加工完工程度=60%
总约当产量=100+50×60%=130件
加工费用分配率=7,800÷130=60元/件
完工产品加工成本=100×60=6,000元
在产品加工成本=30×60=1,800元
结果汇总
项目 | 完工产品成本 | 在产品成本 |
---|---|---|
直接材料 | 8,000元 | 4,000元 |
加工费用 | 6,000元 | 1,800元 |
合计 | 14,000元 | 5,800元 |
投料方式决定材料成本计算
若材料分阶段投入(如先投入塑料外壳,再安装电路),需按各阶段实际投料比例单独计算约当产量。
完工程度需科学测定
可通过工时记录、生产进度监控系统获取数据,避免经验估算导致的成本偏差。
分项计算更精准
人工和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通常低于材料,需分别计算分配率(如案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