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铜川市局以税收风险管理为突破口,强化数据管税,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以数据分析为主线,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以及外部信息方面加强税收风险分析应用,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税收风险管理分析模式税收风险管理团队。截至12月18日,通过信息化平台共搜集整理有效信息2035条,通过风险识别、形成风险任务64户次,入库评估税款1025万元,达到了“以点带面”促进数据管税工作顺利开展的目的。
  一是做“细”数据采集,强化数据质量。依托税收征管系统,提高基础工作的准确性,通过市、区县两级联动,不断拓展第三方信息的传递渠道,加大对综合治税等第三方信息市级层面的数据采集力度,丰富数据资源,集中对征管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中的企业登记、申报、日常管理、生产经营等相关税收数据进行清查、梳理、分析、比对,对垃圾数据进行过滤清除,切实提高数据质量,不断夯实税收风险管理的信息基础。
  二是做“实”动态管理,突出税源管理重点。通过加强税务登记源头管理,对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等情况,及时组织税务人员实际调查核实,扎实做好企业筹建期户籍管理,定期开展发票领用结存情况核查,切实加强以票管税力度,做实房产、土地两税的税源登记,对税收管理焦点、难点问题的动态监管,确保征管信息真实可靠,不断提高税源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三是做“精”试点工作,争取点上突破。以印台和耀州区局作为数据管税“试验田”,以煤炭行业和代扣代缴行业为突破点,精心筛选了2户典型煤炭企业和1户代扣代缴企业作为试点,通过“解刨麻雀”的方式,全方位采集试点企业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生产经营等相关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准确查找税收风险点,有效的弥补税收入缺口。
  四是做“详”原因分析,落实疑点数据审查。根据企业申报数据、财务报表等资料,重点开展生产经营情况调研分析、行业税负等指标比对,做好税收风险指标比对分析,对变动异常事项分析差异,查找原因,实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涉税数据的变化情况,做到税收变化及时了解,征管疑难有效解决,进一步强化了对税收预测的风险控制能力。
  文章来源:陕西地方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