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市采取三条措施重点解决移民村旱灾问题:
  一是项目安排重点倾斜。在年度后扶、经济发展及小水库项目计划中,重点向泵站、机井、堰塘、渠道、扩堰增容、除险加固、人畜饮水、电力等事关抗旱的项目倾斜,连续多年该类项目数量均占到年度项目计划总数的30%以上,资金额度占年度项目计划资金总额的26%以上,涉农抗旱项目已成为移民项目的“重头戏”。
  二是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对所有事关抗旱救灾的农田水利项目,实行即时申报,即时审批,允许提前开工,争取及早竣工,确保项目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市抗旱攻坚战中发挥*5的效益。几年来,全市的移民小农水建设项目都是当年计划,当年实施,当年建成,当年见效,已累计修建泵站230多座、打机井350多眼、硬化渠道670多公里、扩堰增容320处,使225个村15万多亩耕地告别用水难。
  三是资金争取积极主动。财政局、移民局向上级有关部门积极汇报,争取计划外农田水利建设资金100多万元,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
  枣阳市地处鄂西北丘陵地带,是有名的旱包子地区,2011年以来连续多年遭遇大旱。针对特殊的市情,枣阳市财政局、移民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抓好小农水项目建设,着力提升移民村应急抗旱救灾能力,解决了一大批其他资金渠道难以覆盖的库区及安置区发展问题。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