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鼎城区财政局严格按照上级省、市为民办实事的工作要求,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全力为省、市实事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在实事办理工作过程中,针对合格化学校建设、农村安居工程等专项资金未能及时到位的情况,采取“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区财政坚持从紧安排各单位的公用经费,预先垫付项目资金,按期、按质、按量保证了项目进度。此外,对为民办实事经费专户实行特殊管理,尽量简化项目审批手续,加快审批进度,提高拨款效率,严格根据各项目进展情况及时下拨资金,确保为民办实事项目经费及时到位。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抓住国家新增投资的机遇,主动而为,切实加强与财政部、省、市财政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对已确立的项目,安排专门力量进行跟踪落实。三年来,共争取涉及为民办事方面的资金达8500万元,争取市级落实配套资金近1500万元。
  二是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本级配套资金。在财政预算时,将办实事所需资金予以优先保证,每年年初预算都按照上年实际配套资金等额安排,不足部分年终追加调整。同时,积极开展规范公务消费,大力压减行政事业单位“四费”支出预算,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追加,尽力从现有财力中挤出资金,全力保障为民办实事配套资金。近三年来,区财政除按时足额拨付上级资金外,千方百计筹措配套资金16004万元投入到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危桥改造、农村环境整治、农村安全饮水、保障性安居工程、困难群众生活提标、改善教育环境等方面的项目建设,确保了省、市为民办实事资金需求。
  三是发动社会力量自筹。财政部门积极开动脑筋,创新方式,积极发挥民政部门和当地乡镇政府作用,动员在外的老板和社会名流捐款支持家乡建设,此外还积极调动当地群众筹钱出力,支持当地社会事业发展,三年来,共筹集其他资金1.25亿元,有效地弥补了我区实事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四是实行项目资金整合。将各类项目资金的分配与为民办实事紧密结合起来,近三年来,财政积极整合了社保、卫生、农田水利建设、教育建设等方面的资金4300万元,用于了为民办实事项目,确保办实事项目顺利进程。
  与此同时,财政部门坚持以资金管理为核心,充分发挥财政监管职能作用,把部门预算、政府采购、财政投资评审、国库集中支付、财政监督检查这一系列财政监管职能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对资金的“链条式”管理,全程加强跟踪问效。一是加强预算管理,相关业务股室严格负责项目的事前审核,严控预算追加,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去年,财政对保障性住房项目、农村危桥改造等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到达了预期效果。二是加强政府采购监管,对需要政府采购的货物、工程、服务等,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政府采购,坚持了无预算不采购、非采购不拨款。三年来共开展涉及办实事政府采购82次,节约项目资金1815万元。三是加强财政投资评审监管,对所有建设项目严格执行投资评审制度,建立了“先评审、后审批,先评审、后拨款,先评审、后结算”的工作机制,严格履行招投标和竣工结算验收程序,减少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人为因素和暗箱操作行为,有效防止了施工单位虚报工程造价,骗取办实事项目资金行为。三年共评审办实事项目120个,综合审减率达13%,节约财政资金3950万元。四是加强资金支付监管,推行原始凭证审核制度,严格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尽量加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提高直接支付比例,确保了办实事资金的安全。五是加强财政检查监管,由财政监督检查局牵头,各分配、支出股室配合,开展不定期监督检查,及时发现、纠正资金使用不规范的行为,促进了为民办实事工作稳步推进。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人们似乎每天在接受命运的安排,实际上人们每天在安排着自己的命运。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