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建设是财政建设项目的重中之重。
  2014年以来,澧县财政部门把保障民生作为践行群众路线落脚点,从资金扶持、内容充实和机制完善等方面力促民生不断升温。
  多渠道筹集资金。按“一压三保”的总原则,大力压缩“四费”支出,将新增和节约的财力集中用于改善民生,民生支出比重始终维持在七成以上,其中仅1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就安排配套资金1.1亿元。注入资产做大做实六大投融资平台,筹集资金3.2亿元,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引入保险机构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启动新农合大病保险试点,为405名负担超8000元的疾病患者支付大病保险350万元。以财政贴息的方式向银行贷款500万元充实“助保基金”,帮助1800名特困群体以“免息代缴、退休返还”的方式,缴纳欠缴的养老保险费。
  全方位充实内容。在贯彻执行原有各项财政惠民政策的基础上,各项医社保及弱势群体救助补贴项目进一步提标扩面。围绕百姓“衣、食、住、行”等民计民生问题,拟定了农村安全饮水、保障性住房、社保体系扩面、弱势群体救助、殡仪馆迁建、健康惠民、农贸市场、资源保护、教育提质以及就业保障等十大民生工程,“三改四化”工程首战告捷,城市宜居环境有效改善。全面启动了教育、卫生三年攻坚计划,全方位改善办学和就医环境,提升基层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广角度完善机制。改变传统的“养人办事”财政拨款支出方式,对环卫清扫、公路养护、物业管理等服务和管理事项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在办点、试点项目的选取上,把触角更多伸向基础薄弱、发展落后的弱势地区,对50个贫困村开展扶贫攻坚,支持8个完美社区和20个美丽乡村办点示范。对开展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及集中连村试点的公益事业项目,杜绝“一锤子”买卖,积极探索管养、管护相结合的长效化机制,促进了基层公共服务的良性发展。采取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的方式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建设、校车添置及服务分别给予1—5万元补助,对县人民医院迁建每年给予1000万元贴息补助,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