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作为粮食生产大县,2013年粮食总产量突破25万吨,实现“九连增”。今年来,该县大力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促进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生产“十年增”。
  一、 落实扶持政策。加大县本级财政投入,安排农业发展资金1200万元,比去年净增600万元,重点用于标准农田建设、精食仓库改造扩容、种粮食大户奖励、粮食深加工、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等方面投入。及时兑现各项涉农补贴,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省财政厅下达的今年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双季稻补贴、农机购置补贴5840万元在4月中旬前已全部发放到农户,为春耕生产提供了较大资金支持。全面推进农业保险,进一步扩大早稻、晚稻等参保面积,打造粮食生产的安全屏障。认真落实国家保护价收购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的种粮积极性。
  二、改善基础设施。自去年冬季以来,该县筹措资金4200万元,实施了农田水利冬造春修、农业综合开发、标准农田整治项目等工程,累计砌筑河堤35公里,硬化灌溉沟渠78公里,修建机耕路54公里,清淤灌溉沟渠75公里,修复水毁工程32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万亩,改造中低产田6000余亩,努力了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同时,该县将积极抢抓国家扶持粮食生产政策机遇,大力实施粮食增产工程,加强农田“五小”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中小水库加固排险,开展标准农田建设,力争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以上,为粮食增产增收打好基础。
  三、实施科技兴粮。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初步建立以县农技推广中心为龙头、乡镇农技站为依托、科技示范户为基点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带动全县农户科学种田。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新品种、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生态农业技术、机械化作业、安装频振式杀虫灯等实用技术,提高粮食单产。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实施中央现代农业优质稻示范区项目,扩大粮食模式化栽培面积,挖掘增产潜力,促进全县粮食平衡增长。
  四、推动产业经营。积极推进“市场牵龙头,龙头联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粮食产业化经营,引导发展各类粮食加工企业,持续扩大订单粮食生产面积,提高粮食深加工生产能力,让广大粮农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做好土地流转,开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切实解决全年性抛荒和季节性抛荒问题,做到土地不闲置、不撂荒,应种尽种。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