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小农水建设,解决小农水“最后一公里”问题,完善“旱能灌、涝能排”的灌排体系。
在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坚持市、县、乡、村整体联动,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小农水建设资金投入。一是专项安排。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市、县、乡三级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市县财政设立小农水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落实从土地出让收入中计提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优先安排用于小农水建设。二是奖补带动。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小农水建设奖补资金,连续安排5年。引导受益群众、受益村组自主开展小农水建设,鼓励“一事一议”资金用于小农水建设,推行民办公助,先建后补,对一、二、三类县市区分别按8万元/村、12万元/村、15万元、村的标准进行奖补。三是整合投入。整合现代农业、以要代赈、国土整治、粮食产能、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攻坚等涉水项目资金,按不少于60%的比例投入到小农水建设。四是吸引民资。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和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制定优惠和激励政策,鼓励和引进民间资金投入小农水建设。
预计到2017年,5年内全市累计完成各类小农水建设总投资40亿元,完成工程9万处,实现旱涝保收面积500万亩。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QQ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微信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