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的稳定是保障农业建设,维护农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重要保障。
  近日,海宁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财政、农经有关人员对我市2013年中央立项水稻产业提升项目育秧烘干中心建设分项进行现场核查,标志着我市2013年水稻产业提升项目实施基本完成。
  据统计,2013年度海宁市水稻产业提升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袁花镇红新和丁桥镇万新2个粮食生产功能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黄湾镇黄山、周王庙镇荆山、硖石街道永丰和海昌街道东郊4个育秧烘干中心建设,总投资645.06万元,新建、修建排灌渠道25320.5米和渠系建筑物512处,改造泵站6座(套),新建、修建田间作业道路5988.36米、下田坡道86处;新建育秧烘干用房3364.35平方米,设备、仓库用房615.25平方米,硬化田间操作道及机耕路298米,晒场1590平方米,连栋大棚(含喷灌设施)800平方米;开展“三新技术”社会化服务建设。据测算,项目建成后水稻可增产900余吨,年均增收360余万元。同时带动全市24万亩水稻平衡增产增效。
  水稻产业提升项目的实施,确保了建设区块农田的旱涝保丰收,有效改善了区块内粮食生产能力和社会化服务能力,达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对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我需要三件东西:爱情友谊和图书。然而这三者之间何其相通!炽热的爱情可以充实图书的内容,图书又是人们最忠实的朋友。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