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去年以来,平湖市以开展全省环境功能区划编制试点工作为契机,坚持生态环保优先,突出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划分环境功能区划,建立实施产业项目准入和差别倒逼管控机制,创新破解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经济发展布局。今年6月份,该市在4个省级试点县(市)中率先完成环境功能区划编制,划定6大类27个环境功能区,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在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布局优化工作中迈出了领先的一步。
  区划[*{c}*],实现生态环保优先
  一是明确功能区划,实施空间管控。根据国家技术导则,结合市域总体规划,将全市划分为自然生态红线区、生态功能保障区、农产品环境保障区、人居环境保障区、环境优化准入区、环境重点准入区等6类27个功能区。每类环境功能区依据其基本特征,分别制定了分区环境质量和保护目标,以及环境管控措施和负面清单,从源头上预防各类生态破坏行为,有效提升生态环境空间管制效力,保障生态安全。
  二是注重多规融合,确立生态标杆。将环境功能区划定位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强化建设项目准入的基础性文件,并以环境功能区划为上位规划和前置条件,及时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功能区划的衔接融合,进一步厘清全市产业发展的空间定位,形成标准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生态优先、一体发展。
  三是强化红线保护,试水生态补偿。对拥有自然生态红线区的镇(街道),逐步减少或取消工业类考核指标,加大生态考核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其发展生态经济、循环产业。如该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所在的广陈镇,通过制定《关于对广陈镇实行生态补偿的意见(试行)》,在全省率先探索镇域生态补偿机制,以生态环境质量、绿色发展水平和生态建设行动为主要考核内容,每年由市财政统筹安排200万元作为补偿基金,按考核结果支付补偿金额。
  严格准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一是产业准入定区域。该市在“一主两副两节点”(“一主”即主城区,“两副”即乍浦港区、独山港区两个城市副中心,“两节点”即新埭、新仓两个省级中心镇)市域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区,划定5个环境重点准入区——平湖生态经济发展环境重点准入区、新埭高新产业发展环境重点准入区、新仓生态工业开发环境重点准入区、独山港临港产业开发环境重点准入区和乍浦临港产业发展环境重点准入区,总面积56.91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总面积的10.30%,并按不同功能区保护要求集聚布局产业,加快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二是阶梯准入定清单。实施负面清单制度,根据污染物排放量和环境风险,由低到高将工业项目分为三类。在此基础上,针对环境功能区划中不同功能区划的特点,因地制宜制定阶梯式的管控措施,实行差别化准入条件。目前,该市在自然生态红线区和生态功能保障区,禁止建设一切工业项目;农产品环境保障区禁止建设三类工业项目和排放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二类工业项目;人居环境保障区禁止建设三类工业项目和排放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高噪声的二类工业项目;环境优化准入区禁止新建三类工业项目;环境重点准入区严控三类工业项目建设和排污总量。同时,进一步细化环境准入要求,严把新建项目环保准入关。
  三是项目准入定标准。全面推行工业投资项目准入评价工作,制定《工业投资项目准入评价实施办法》,建立项目准入标准的年度动态调整机制,对拟引进项目的环境影响程度、科技创新程度、亩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贡献等进行综合评价,强化新进项目的生态环保、技术(资本)密集和高附加值。近两年来,该市因准入不达标先后放弃、拒绝了13个投资项目,涉及投资达40多亿元,真正实现了生态环保优先、技术(资本)密集优先。
  分类管控,实行差别倒逼机制
  一是实施差别化的污染物削减任务。按照不同的环境功能区,对现有企业下达差别化的总量削减任务,倒逼企业由环境脆弱地区向环境重点准入区转移。位于环境功能区划中重点准入区的企业,年度污染物削减任务按全市平均削减率执行;位于环境功能区划中优化准入区的企业,年度污染物削减任务按全市平均削减率的1.2倍执行;位于环境功能区划中其他环境功能区的企业,年度污染物削减任务按全市平均削减率的1.5倍执行。
  二是实行差别化的排污权指导价格。结合6类27个环境功能区的划定,根据不同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对区域内企业实施差别化的交易政府指导价。位于重点准入区的企业,政府指导价为基准价;位于优化准入区的企业,政府指导价为基准价的1.2倍;位于其他环境功能区的企业,政府指导价为基准价的1.5倍。同时,从2016年起,排污权基准价每年按“十二五”期间基准价的5%递增,并与二级市场竞价机制对接,探索建立完善的价格增长机制。
  三是建立差别化的排污费收取价格。根据省政府赋予的权限,在省定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排污收费价格。对分散燃煤锅炉使用单位、排放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大气污染企业等,按5-10倍大幅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并根据排污单位所在环境功能区的不同,从人居环境保障区开始分区划分阶段执行,倒逼清洁能源替代、产业转移和落后产能淘汰;对污水排放单位,根据排放去向和浓度,实施差别化的收费政策,排放浓度在标准以下给予优惠,超过标准实施惩罚性加倍征收,倒逼排污单位入网,鼓励排污单位采用先进的处理工艺,实现污水低浓度入网,助推水环境治理。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道德能帮助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