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试共7门科目,分为专业阶段6门和综合阶段1门,专业阶段共设有6门考试科目,具体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的考试科目则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下面高顿cpa小编将详细拆解科目构成及报考策略,助你2026年轻松上岸!
cpa考几科一、cpa考几科?
cpa的7门科目布局清晰,考生需先攻克专业阶段,再挑战综合阶段,具体科目设置如下:
1.专业阶段(6门科目):
《会计》:作为考试基石,内容覆盖企业会计准则、合并报表等核心难点,与其他科目关联度极高,建议优先报考。
《审计》:侧重实务流程与风险控制,需结合会计知识理解审计逻辑,题型以案例分析为主。
《财务成本管理》:公式繁多、计算量大,涉及资本预算、成本分析等,需强化机考操作速度。
《税法》:政策更新快,重点掌握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应用,记忆与计算并重。
《经济法》:聚焦公司法、合同法等法律条文,偏重记忆,可搭配计算类科目平衡压力。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框架性学科,考察战略模型(如SWOT分析)与风控实践,难度相对较低。
2.综合阶段(1门科目):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分为试卷一(会计/审计/税法)和试卷二(财管/战略/经济法),以跨学科案例为主,考查实务整合能力。考生需同年通过两卷,无成绩有效期限制。
科目难度排序通常为:会计>财管>审计>税法>战略>经济法,零基础考生可优先从关联度高的科目入手。
二、cpa科目如何科学搭配报考?
cpa科目搭配直接影响备考效率,小编结合历年考生经验,推荐以下个性化方案:
1.零基础/在职考生:建议分2-3年报考,每年2-3科。
首年推荐:会计+税法。会计是核心基础,税法中企业所得税等章节与之紧密联动,可同步理解财税逻辑。
次年选择:审计+经济法。审计需会计知识支撑,经济法独立性强,适合利用碎片时间记忆。
第三年收官:财管+战略。两科在风险管理模块有重合,计算与框架分析互补,降低整体难度。
2.全职备考/基础较好者:可挑战2年通关。
第一年:会计+审计+税法。三科实务关联性强,形成“财税审”知识闭环,适合时间充裕的考生。
第二年:财管+战略+经济法。财管与战略逻辑互通,经济法作为调剂科目,分散计算压力。
以上就是【cpa考几科?2026年备考规划速存!】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注会章节知识,欢迎前往高顿CPA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