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a考试采用“6+1”模式,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共7门科目。
1.专业阶段(6门):涵盖《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会计》:核心科目,涉及财务报表编制、长期股权投资等重难点,需理解会计逻辑与实务操作。
《审计》:以风险导向为核心,强调审计流程与证据分析,需结合实务案例理解。
《财务成本管理》:公式密集型科目,涵盖资本预算、成本核算等内容,计算量大。
《税法》:政策更新频繁,重点掌握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计算及优惠政策。
《经济法》:聚焦民商法与经济法规,需精准记忆法律条文并灵活应用。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整合战略制定与风险控制模型,侧重宏观分析能力。
2.综合阶段(1门):《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需在专业阶段全科通过后报考。
试卷一以会计、审计、税法为主,试卷二聚焦财务成本管理、战略与经济法,考查跨学科实务能力。
二、cpa各科目成绩有效期如何规定?
cpa考试对成绩有效期有明确划分,考生需科学规划备考节奏,具体如下:
1.专业阶段:5年滚动有效期
考生需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6科。例如,2026年通过《会计》,则该科成绩有效期至2030年。
若超期未通过,最早通过的科目成绩失效,需重新报考。建议优先攻克《会计》《审计》等难度较高的科目,避免后期压力过大。
2.综合阶段:无时间限制
通过专业阶段后,考生可随时报考综合阶段,且成绩永久有效。
但需注意,两卷需同年通过,单卷满分50分,合计60分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