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a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其中专业阶段共6门,要求在连续5年内考完,综合阶段无时间限制,具体如下:
1.专业阶段(6门):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成绩有效期:单科合格成绩保留5年(例:2025年通过会计,需在2029年前通过剩余5科)。
2.综合阶段(1门):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需同年通过两卷(总分60+)。
二、cpa科目搭配原则与备考策略有哪些?
cpa科目搭配原则如下:
1.核心原则:
会计优先:会计是核心基础科目,与审计(审计流程)、税法(所得税计算)等关联度超70%,建议首年必考。
2.难易均衡:
避免同年报3门高难度科目(如会计+审计+财管);
推荐组合:会计(难)+经济法(易)、财管(计算)+战略(记忆)。
3.关联协同:
黄金组合:会计+税法(企业所得税联动)、审计+战略(内控知识点重合);
高效方案:零基础可选“会计+税法+经济法”,在职党推荐“会计+战略”分散压力。
cpa备考策略如下:
1.时间分配:会计/审计需350-480小时,经济法/战略仅需200-250小时;
2.冲刺节奏:
零基础:建议2-3年通关(首年主攻会计+2关联科目);
全职备考:可挑战“3+1”模式(如会计+审计+税法,次年攻克剩余科目+综合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