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cpa最佳考试顺序是啥?
cpa专业阶段六科中,《会计》是公认的核心基础,建议优先报考。
其内容贯穿审计、税法、财管等科目,扎实的会计基础能显著降低后续学习难度。首年搭配《税法》或《经济法》是经典选择:
会计+税法:企业所得税、递延所得税等知识点高度重合,适合文科背景考生;
会计+经济法:一难一易平衡压力,经济法法条记忆可穿插在会计实务学习中。
次年可向核心科目延伸,推荐《审计》+《财管》组合。《审计》需会计知识支撑,而《财管》的计算题需大量公式演练,适合逻辑思维较强的考生。最后以《战略》收尾,其框架性内容适合考前冲刺突破。
二、报考cpa需满足哪些条件?
2026年cpa报名条件保持稳定,分专业阶段与综合阶段:
1、专业阶段:
学历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含自考、成考等非全日制学历),学信网可查;
职称替代:持有会计、审计、经济等中级以上职称;
应届生通道:大四学生可凭学籍信息先报,7月补录毕业证信息。
2、综合阶段:需已通过专业阶段六科考试。
禁止报考情形:被吊销证书未满5年、禁考期内、已持全科合格证者不得报名。
三、2026年cpa备考应如何高效规划?
1、时间节点:
报名:4月8日-30日(需准备身份证、学历证明等材料);
缴费:6月16日-30日(逾期失效);
考试:8月23日-24日(会计或分两场,以准考证为准)。
2、阶段安排:
基础阶段(3-6月):通读教材,搭配网课梳理框架,完成章节习题;
强化阶段(7-8月):集中刷近5年真题,总结高频考点,专项突破薄弱环节;
冲刺阶段(考前1个月):全真模拟机考系统,训练答题速度,重点背诵经济法、战略核心法条。
避坑指南:避免盲目追求“全科报考”,建议在职考生首年报2科,全职考生最多3科,确保知识吸收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