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注会怎么报考搭配比较合理?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涵盖《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管》《战略》六科,考生需在5年内通过全部科目。合理搭配需遵循三大原则:
优先报考会计:作为核心基础科目,会计与税法、审计、财管关联紧密,建议零基础考生首年必选。
难易结合平衡压力:将《会计》《审计》《财管》等高难度科目与《经济法》《战略》等记忆型科目搭配,缓解备考疲劳。例如“会计+税法+经济法”组合,兼顾专业性与灵活性。
关联科目协同学习:如《审计》需会计基础支撑,《财管》与《战略》均涉及企业决策模型,搭配学习可提升效率。全职考生可挑战“会计+审计+税法”三科联动,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二、2026年注会科目时间如何安排?
根据近年规律,2026年注会考试时间预计为:
专业阶段:8月23日-24日(周六、日),《会计》科目因报考人数较多,部分考区可能增设第二场考试,具体以准考证为准。
综合阶段:8月24日(周日),分上下午进行,需一次性通过两卷。
科目时间分布示例:
8月23日:会计(第一场)、税法、经济法
8月24日:审计、会计(第二场)、财管、战略
考生需提前规划复习节奏,尤其注意《会计》《财管》等计算量大的科目需预留充足刷题时间,记忆类科目可利用碎片化时间强化。
三、备考注会需注意哪些关键点?
1、分阶段制定计划:
基础阶段(3-6月):通读教材,结合网课梳理重难点,完成近3年真题练习。
强化阶段(7-8月):针对高频考点专项突破,整理错题本,提升计算速度与准确率。
冲刺阶段(考前1个月):全真模拟考试环境,背诵法条与框架,调整作息。
2、灵活调整备考策略:
在职考生可利用通勤时间记忆《经济法》《战略》;
全职备考者可集中攻克《审计》《财管》等难点,避免战线过长。
3、关注政策与工具:
及时获取中注协官方信息,如报名时间、考纲变动等;
使用机考模拟系统提前适应答题节奏,避免操作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