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注会考试已落下帷幕,收到很多第一次备考的小伙伴提问:“注会的报考科目有哪些?大一能报吗?”先别被碎片化信息带节奏,高顿注会小编已经把零散的信息“拼图”拼成一张高清图,下面5分钟带你了解注会的报考科目,零基础也能一眼看懂。
注会的报考科目有哪些
一、注会的报考科目有哪些?
注会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共7门科目。
专业阶段涵盖《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六科,要求考生在5年内通过全部科目;
综合阶段仅设《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需同年通过两卷。
各科目特点鲜明:《会计》是基础,涵盖企业会计准则与实务;《审计》注重逻辑与风险判断;《财管》公式密集,计算量大;《税法》需记忆政策细节;《经济法》偏重法律条文应用;《战略》强调宏观分析能力。考生需根据自身基础选择搭配,如零基础优先《会计+税法》,在职考生可尝试《经济法+战略》。
二、注会考试时间如何安排?
参考2025年注会考试时间,注会考试压缩至两天,专业阶段于8月23日-24日进行:
8月23日:08:30-11:30《会计》(第一场)、13:00-15:00《税法》、17:00-19:00《经济法》;
8月24日:08:30-11:00《审计》、08:30-11:30《会计》(第二场)、13:00-15:30《财务成本管理》、17:00-19:00《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综合阶段于8月24日全天进行:08:30-12:00《试卷一》、14:00-17:30《试卷二》。
值得注意的是,《会计》科目因报考人数较多,部分考区增设第二场考试,考生需以准考证标注时间为准。欧洲考区考试时间为8月30日-31日(比利时时间),与国内考区互斥。
三、注会考试难吗?
注会考试整体难度较高,但科目间差异明显:
高难度科目:《会计》《审计》《财管》内容深、计算多,需长期积累。例如,《会计》的长投合并、《审计》的风险评估流程、《财管》的资本预算模型,均需反复练习。
中等难度科目:《税法》《经济法》偏重记忆与案例应用,需关注政策更新(如2025年增值税调整)。
综合阶段:侧重跨学科整合能力,要求考生将专业阶段知识灵活运用于实务场景。
备考建议:零基础考生可分3-4年攻坚,优先突破《会计》《税法》;全职考生可挑战“三科联报”(如《审计+财管+战略》),利用科目关联性提升效率。每日保证3-4小时高效学习,结合真题模拟与错题复盘,逐步构建知识体系。
以上就是【注会的报考科目有哪些?新手小白必看!】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注会章节知识,欢迎前往高顿CPA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