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零基础/在职考生(2年3科)
首年:会计+税法
理由:会计核心知识点(如所得税、收入确认)与税法政策(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高度重合,联动复习节省30%时间。
次年:审计+经济法
理由:审计依赖会计基础(如财报审计流程),经济法侧重法条记忆(公司法、证券法),平衡理解与背诵压力。
2.全职/进阶考生(2年通关)
首年:会计+审计+战略
理由:会计与审计知识点交叉率达40%(如内部控制测试),战略(风险管理框架)可衔接审计实务逻辑。
次年:财管+税法+经济法
理由:财管公式(资本预算模型)与税法计算(企业税务筹划)互补,经济法独立性强适合冲刺。
考生注意:
避免同考会计+财管+审计(计算量叠加,日均需6小时);
慎选“经济法+战略”组合(同天考试易混淆知识点)。
二、cpa各科考试题型有何特点?
cpa考试专业阶段题型侧重能力分层:
1.会计/财管/税法:
计算分析题(占比30%-40%):会计需编合并报表分录,财管需套用现金流模型,税法需计算跨境税务。
综合题(30%-35%):跨章节整合,如会计长投结合所得税调整。
2.审计/战略:
简答题(35%-40%):审计聚焦程序设计(如存货监盘),战略需用SWOT分析案例。
经济法:
案例分析(55%):结合破产法、证券法判决企业合规风险。
综合阶段:
1.试卷一:会计+审计+税法融合案例(如审计调整引发税务争议);
2.试卷二:财管+战略+经济法实务题(如企业并购估值与合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