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科目难度排名是怎样的?科目难度排名是考生规划复习路径的关键依据,很多考生都很好奇,高顿注会小编将从注会科目难度排名、科学搭配方案、成绩有效期计算三方面展开,助你高效攻克注会考试
注会科目难度排名
一、注会科目难度排名是怎样的?
注会科目难度排名是怎样的?根据中注协近5年通过率及考生反馈,注会专业阶段六科难度从高到低排序如下:
1、会计(通过率15%-18%):
难点:内容庞杂,涵盖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等高阶实务,需深入理解会计准则并灵活应用。
2、审计(通过率20%-23%):
难点:理论抽象,需建立审计逻辑框架(如风险评估、内部控制),对实务经验不足的考生挑战大。
3、财务成本管理(通过率21%-24%):
难点:公式繁多(如资本预算、期权定价),计算量大,机考环境下对速度和精准度要求高。
4、税法(通过率24%-27%):
难点:政策更新快(如2025年增值税调整),需精准记忆税率和税收优惠。
5、经济法(通过率26%-29%):
难点:法条记忆量大(公司法、证券法),需结合案例分析法律关系。
6、战略(通过率28%-32%):
难点:框架灵活(如SWOT分析、风险管理模型),易答偏题。
注:以上排名综合历年通过率及考生反馈,但实际难度因人而异,理科生可能认为《财管》难度高于《审计》。
二、注会考试科目如何搭配更高效?
科学搭配科目可平衡难度、提升通过率,推荐三类方案:
保守组合(适合零基础/在职党):
会计+税法:知识点重叠30%(如所得税处理),同天考试(8月23日)节省时间。
经济法+战略:记忆型科目互补,分散在24日上下午,压力小。
进阶组合(适合有基础考生):
审计+会计:审计依赖会计基础,联动学习可深化报表逻辑理解。
财管+战略:均涉及企业价值分析(如本量利模型),计算与框架互补。
冲刺组合(适合全职备考):
会计+审计+财管:覆盖核心“三座大山”,需日均投入4小时以上。
税法+经济法+战略:“两法一战略”记忆为主,适合短期冲刺。
三、注会成绩有效期怎么计算?
注会成绩实施“5年滚动制”,规则如下:
1、专业阶段:
从通过第一科之年算起,连续5年内需通过全部6科。
案例:若2025年通过《会计》,则需在2029年前通过剩余5科;若2030年仍未通过,《会计》成绩失效,但2026年及后续科目成绩有效。
2、综合阶段:
无时间限制,但需通过专业阶段后才可报考。
试卷一(职业能力测试)与试卷二(案例分析)需同年通过,总分60分即合格。
以上就是【注会科目难度排名是怎样的?新手小白必看】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注会章节知识,欢迎前往高顿CPA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