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是财会行业的“黄金证书”,科目设置直接影响备考效率,2026年考试预计仍延续“6+1”模式,即专业阶段6门科目+综合阶段1门科目,专业阶段单科成绩5年内有效,考生需科学规划时间,更多内容跟着高顿cpa小编一起看看吧。
注册会计师要考哪几门一、注册会计师要考哪几门?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需通过6门科目,各科目既独立又相互关联:
1.《会计》:核心基础科目,涵盖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等高难度内容,与审计、税法关联度超60%,建议首年报考。
2.《审计》:侧重实务逻辑与风险控制,需会计知识支撑,语言专业性强,需结合案例理解流程设计。
3.《财务成本管理》:公式密集、计算量大(如资本预算、财务模型),建议单独强化机考计算训练。
4.《税法》:政策更新快(如增值税率调整),重点掌握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种计算与筹划。
5.《经济法》:记忆型科目,聚焦公司法、证券法,需精准记忆法条并灵活应用于案例分析。
6.《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难度最低但综合性强,与财管(风险管理模型)、审计(内控)知识点交叉。
关键规则:专业阶段需在连续5年内通过全部科目(满分100分,60分及格),否则首年成绩作废。
二、注册会计师科目如何搭配更高效?
注册会计师科目搭配需兼顾关联性、难度平衡及个人基础,高顿cpa教研组推荐三类组合:
1.零基础/在职考生:
首年:会计+税法(会计为审计基础,税法与之实务关联紧密);
次年:经济法+战略(记忆与框架分析互补,缓解压力);
案例:会计中“所得税费用”与税法“企业所得税”直接联动,同步学习效率翻倍。
2.进阶考生(有财会基础):
高效组合:会计+审计+战略;
理由:会计支撑审计学习,战略中的“内部控制”与审计流程衔接,三科形成知识闭环。
3.冲刺高分/全职备考:
三年通关计划:
第一年:会计+税法+经济法(核心+记忆组合);
第二年:审计+战略(逻辑+框架分析);
第三年:财管(专注攻克计算难点);
避坑提示:避免同报“会计+审计+财管”三高难科目,易导致时间分配失衡。
以上就是【新考季!2026年注册会计师要考哪几门?附搭配方案】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注会章节知识,欢迎前往高顿CPA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