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会专业阶段涵盖6门科目,综合阶段仅1门,具体如下:
1.专业阶段(6门):
《会计》:核心基础科目,覆盖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等高阶实务,与审计、税法关联度超70%。
《审计》:侧重流程设计与风险控制,需结合会计知识理解审计证据逻辑。
《财务成本管理》:公式密集型科目,涉及资本预算、财务模型等计算,需强化机考操作速度。
《税法》:政策更新频繁(如增值税率调整),重点掌握企业所得税、个税等税种计算。
《经济法》:法条记忆为主,聚焦公司法、证券法案例分析。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难度最低但综合性强,战略模型(如SWOT)需结合实务应用。
成绩规则:单科满分100分,60分及格,5年内通过全部科目。
2.综合阶段(1门):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分试卷一(会计/审计/税法)和试卷二(财管/战略/经济法),全为案例分析题,考查跨学科实务整合能力。
关键点:无时间限制,但需同年通过两卷(总分60分合格)。
二、注会考试采用何种形式?
注会全面采用闭卷计算机化考试,考生需提前适应系统操作:
1.考试形式:
专业阶段:各科时长不同(会计180分钟、税法120分钟),题型含单选、多选、计算分析及综合题。
综合阶段:每卷210分钟,全为主观案例分析题(如企业并购税务筹划、财报舞弊审计)。
2.机考实操要点:
输入法支持:提供8种中文输入法,包括微软拼音、搜狗五笔等,港澳台考生可选繁体输入(如新仓颉)。
计算器使用:仅限系统内置计算器(禁止携带外部设备),需提前练习财务函数操作。
界面操作:答题区可标记疑难题目,支持公式编辑器输入复杂表达式(如财管β系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