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行政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有哪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有哪些?

一、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有哪些?

1.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1)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行政处罚不服的;(行政处罚行为)

(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行政强制行为)

(3)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行政许可行为)

(4)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行政确权行为)

(5)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

(6)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行政不作为)

(7)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8)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行政垄断)

(9)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违法要求履行义务)

(10)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行政给付)

(11)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协议的;

(12)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合法权益的。

除上述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对法律“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合法权益”的规定进行了释明,将教育行政决定案件、设施使用费征收案件、计划生育案件纳入了受案范围。

2.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1)国防、外交国家行为;

(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决定;

(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二、哪些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1)公安、国家安全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2)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3)行政指导行为;

(4)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5)行政机关作出的不产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为;

(6)行政机关为作出行政行为而实施的准备、论证、研究、层报、咨询过程性行为;

(7)行政机关根据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协助执行通知书作出的执行行为,但行政机关扩大执行范围或者采取违法方式实施的除外;

(8)上级行政机关基于内部层级监督关系对下级行政机关作出的听取报告、执法检查、督促履责行为;

(9)行政机关针对信访事项作出的登记、受理、交办、转送、复查、复核意见行为;

(10)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以上就是【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有哪些?】的全部内容,如果你想学习更多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相关知识,欢迎前往高顿教育官网频道,这里可以学习更多关于中级会计师的精品课程,练习更多免费题目,还能及时了解实时更新的考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