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803《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已经发布啦!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具体调整了哪些科目吧~
浙江师范大学803生物学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045107学科教学(生物)、071300生态学(一级学科)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问答题(问答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论述题(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普通生物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普通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了解普通生物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具有应用普通生物学理论分析相关问题的一定能力。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考试内容涉及细胞、动物的形态与功能、植物的形态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的进化、生态学与动物行为等主要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普通生物学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涉及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等,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绪论
  1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1.1生物的特征
  1.2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
  1.3生物界的多级分类系统
  1.4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
  1.5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
  1.6研究生物学的方法
  1.7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第1篇细胞
  2生命的化学基础
  2.1原子和分子
  2.2生物大分子
  2.3糖类
  2.4脂质
  2.5蛋白质
  2.6核酸
  3细胞结构与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
  3.1细胞概述
  3.2真核细胞的结构
  3.3生物膜及其流动镶嵌模型
  3.4细胞外基质和细胞连接
  3.5物质的跨膜运输
  3.6细胞通信
  4细胞代谢
  4.1能量与细胞
  4.2酶
  4.3细胞呼吸
  4.4光合作用
  5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5.1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5.2减数分裂
  5.3发育与细胞分化
  第2篇遗传与变异
  6性状遗传的基本规律
  6.1性状的孟德尔式遗传
  6.2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与遗传第三定律
  7基因与基因组
  7.1 DNA是遗传物质
  7.2 DNA复制
  7.3基因的概念与演变
  7.4基因组
  7.5非孟德尔式遗传
  8遗传物质的突变
  8.1基因突变
  8.2染色体畸变
  9性状的决定与形成——从基因型到表型
  9.1遗传信息解读的中心法则——从基因到蛋白质
  9.2基因表达的调控
  10 DNA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简介
  10.1 DNA技术
  10.2生物信息学分析
  10.3基因克隆技术
  10.4遗传工程的应用
  10.5遗传工程的风险和伦理学问题
  第3篇生物演化
  11演化理论与微演化
  11.1演化理论的创立:历史和证据
  11.2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11.3微演化与中性理论
  12物种形成和灭绝
  12.1物种概念
  12.2物种形成的方式
  12.3物种的灭绝
  13生命起源与宏演化
  13.1生命的起源
  13.2研究宏演化依据的科学材料
  13.3生物的宏演化
  13.4演化与发育
  14重构生命之树
  14.1演化理论赋予分类学新的目标
  14.2系统发生树的构建
  14.3单系类群、并系类群和多系类群14.4重建系统发生面临的挑战
  第4篇生物多样性的演化
  15原核生物多样性
  15.1细菌的细胞结构、功能和多样性15.2古菌的细胞结构、功能和多样性15.3生命的三域学说
  15.4原核生物的重要性
  16病毒
  16.1病毒的基本特征
  16.2病毒的复制增殖
  16.3病毒病毒和朊粒
  16.4病毒起源
  16.5病毒生态学
  17真核生物起源与原生生物多样性
  17.1真核细胞起源
  17.2真核生物系统发生与分类
  17.3原生生物的特征
  17.4原生生物的多样性
  17.5多细胞真核生物的起源及演化
  18绿色植物多样性
  18.1原生体藻类——原始绿色植物18.2陆地的征服者——有胚植物
  18.3有胚植物多样性的演化趋势
  18.4种子生物的系统发生
  19真菌多样性
  19.1真菌的主要特征
  19.2真菌的起源与系统发生
  19.3真菌的重要性
  20动物多样性
  20.1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一般模式20.2动物种系的发生
  20.3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演化
  20.4脊索动物多样性的演化
  21人类的演化
  21.1人类与灵长目
  21.2人类的演化过程
  第5篇植物的形态与功能
  22植物的结构和生殖
  22.1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22.2植物的生长
  22.3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23植物营养
  23.1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23.2植物对养分的运输
  23.3植物营养与农业
  24植物的调控系统
  24.1植物激素
  24.2植物对光的响应和生物节律
  24.3植物对物理刺激的响应
  24.4植物对食植动物和病菌的防御
  第6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25脊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25.1动物由多层次的结构组成
  25.2动物的内环境稳态
  25.3动物的体温调节
  26营养与消化
  26.1动物的营养
  26.2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
  26.3哺乳动物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
  26.4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
  27血液与循环
  27.1动物循环系统的结构
  27.2哺乳动物的心血管系统
  27.3血液的结构和功能
  28气体交换与呼吸
  28.1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8.2哺乳动物的呼吸和调节
  29渗透调节与排泄
  29.1渗透调节
  29.2含氮废物的形式与演化适应
  29.3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0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30.1对抗病原体的固有免疫
  30.2脊椎动物的适应性免疫
  30.3抗体介导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30.4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
  31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31.1激素及其作用机制
  31.2脊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
  31.3激素与内环境稳态
  32生殖与胚胎发育
  32.1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32.2人类的生殖
  32.3人类的胚胎发育
  33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33.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33.2神经系统的结构
  33.3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功能
  33.4人脑的结构和功能
  34感觉器官与感觉
  34.1感觉的一般特性
  34.2视觉
  34.3听觉与平衡感受
  34.4化学感觉:味觉与嗅觉
  34.5皮肤感觉
  35动物的运动
  35.1动物的骨骼
  35.2人类的骨骼
  35.3肌肉与肌肉收缩
  35.4骨骼与肌肉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
  36动物的行为
  36.1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
  36.2动物行为的生理和遗传基础
  36.3动物的防御行为、生殖行为和行为节律
  36.4动物的社群生活与通信
  36.5利他行为
  第7篇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
  37生物与环境
  37.1环境与生态因子
  37.2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37.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8种群的结构、动态与数量调节
  38.1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38.2种群数量动态
  38.3种群数量调节
  39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
  39.1生物群落的结构和主要类型
  39.2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39.3群落的演替及其实例
  40生态系统及其功能
  40.1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40.2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量
  40.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40.4人类活动对全球生物圈的影响
  40.5生态系统的恢复
  41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学
  41.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41.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41.3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
  41.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
  四、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赵进东主编.2023.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978-7-04-058315-1
  样卷(本样卷展示部分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凯氏带
  ……
  噬菌体
  限制性内切酶
  特异性免疫
  细胞外消化
  二、问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生物膜的结构特征。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有何区别?
  3.反馈机制如何维持体温稳定和体内水盐平衡。
  4.遗传学的三大定律是什么?怎么以此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从生物学特征上解释昆虫为什么能够在地球上如此繁盛?
  2.论述植物由水生到陆生的演化和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