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环境科学》考试大纲已经公布了,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具体有哪些科目吧!
中科院城环所2026硕士《环境科学》考纲
  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环境科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和自然地理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科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报考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生入学考试主要科目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保护、环境污染的净化过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及环境科学研究前沿等。要求考生认识环境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方法;系统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典型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净化过程与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
  三、考查内容:
  (一)环境科学绪论
  掌握环境概念与类型、环境特性;了解环境科学及其发展阶段、环境科学研究对象及其发展方向;掌握环境科学分支学科及环境科学方法。
  (二)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掌握自然环境结构和功能、人工环境概念与类型、特点及相关智慧圈。
  (三)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掌握环境问题的实质、环境问题的分类包括污染型环境问题、资源短缺与耗竭型环境问题、生态破坏型环境问题及全球环境变化。
  (四)大气环境及其保护
  1)掌握大气的结构和组成、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及其转化、大气污染的概念以及大气污染类型;
  2)掌握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其在
  大气中的迁移转化和影响因素;
  3)掌握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化学组成,了解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危害及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保护。
  (五)水体环境
  1)掌握水污染的概念、天然水的基本特征、水体污染源和污染物;
  2)掌握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迁移与衰减;掌握污染物包括无机物、有机物、重金属等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及水质模型;
  3)掌握水污染物控制的基本技术,了解水污染防控措施及对策。
  (六)土壤环境
  1)掌握土壤组成及理化性质、土壤污染源与主要污染物、污染发生类型;
  2)掌握土壤对污染物的吸附行为;
  3)掌握重金属、农药等在土壤-植物中的来源及其迁移转化;
  3)掌握土壤自净作用及影响因素;
  4)了解土壤污染的主要危害及防治措施。
  (七)固体废物
  1)掌握固体废物的定义、特征、来源及分类;
  2)熟悉固体废物的环境污染现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3)了解危险废物安全处置。
  (八)物理环境
  1)掌握噪声污染的概念、噪声特征与来源、度量、评价;了解噪声危害与防治;
  2)掌握电磁辐射来源与分类、了解电磁辐射危害与防治;
  3)掌握光污染来源与危害、了解其防治;
  4)热污染概述、危害与防治。
  (九)环境监测与环境评价
  1)掌握环境监测的目的与分类、要求与特点、标准与指标、方案的制定及检测技术;了解环境遥感监测技术;
  2)掌握环境标准的类型和作用、环境标准体系、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
  3)掌握环境规划的分类与特征、环境规划的目的和原则、环境规划的程序和方法;
  4)掌握环境评价的分类和特征、环境评价的目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及环境影响评价
  5)了解环境管理的概念、掌握环境管理分类与特点、环境管理制度与手段;
  6)了解环境法产生和发展;熟悉我国环境法体系。
  (十)环境与经济
  1)熟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掌握外部性理论与市场失灵;了解环境质量与公共物品;
  2)熟悉费用效益分析、费用与损害函数,了解环境质量效益评价技术;
  3)掌握环境管理中的经济手段,熟悉环境经济手段的应用。
  (十一)环境与社会
  1)了解环境问题的社会影响、社会学视角、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2)了解公众环境意识;熟悉公众参与的概念、理论基础、公众类型;了解公众参与重要性;
  3)熟悉公众参与的内容及方式,了解公众参与的模式、管理决策及有效参与的因素。
  (十二)环境科学研究前沿
  1)掌握新污染物如微塑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多样性;
  2)掌握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了解韧性城市;
  3)熟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与碳中和;
  4)生物体内污染物的运动过程及毒性
  a)污染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运及消除:熟练掌握污染物透过细胞膜的形式,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运、生物转化及消除;
  b)污染物的生物累积:熟练掌握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生物放大和生物积累;
  c)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理解并掌握耗氧有机污染物、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d)无机物质的生物转化:理解并掌握氮、硫及重金属元素的微生物
  转化;
  e)污染物的毒性:熟练掌握污染物的剂量-效应关系,污染物的联合
  作用;了解毒性作用的生物化学机制,污染物的“三致作用”。
  四、试卷结构(题型):
  名次解释、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
  五、主要参考书目
  《环境科学概论》(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杨志峰、徐琳瑜等编著,2025年;
  《环境化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孙红文、戴树桂主编,2025年。
  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编制日期: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