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南昌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部分学科专业初试科目调整情况已经公布了,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具体有哪些科目吧!
北京农学院811植物保护基础考试大纲
  一、大纲的性质
  《植物保护基础》(包括普通植物病理学和普通昆虫学)是报考
  农业硕士植物保护领域的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
  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北京农学院硕士学位
  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系统地了解普通植物病理学和普通昆虫学的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植物病害的
  基本概念;引起植物病害的各类病原物;植物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相
  互关系;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措施等。掌握昆虫外部形
  态特征、昆虫生物学理论、昆虫分类学原理与方法、昆虫目级阶元与
  常见科的分类特征、昆虫生理学知识,以及昆虫与环境的关系。
  三、卷面结构
  内容组成: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占60%;
  应用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知识应用题等方面的内容占40%。
  四、参考书目
  1.《普通植物病理学》(第4版),许志刚,高等教育出版社;
  2.《普通昆虫学》(第1版),许再福,科学出版社。
  五、大纲内容第一部分普通植物病理学
  1.绪论
  了解植物病害的发生和重要性,掌握什么是植物病害,非侵染性
  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主要区别,植物病害症状的类型及代表病害名称。
  2.植物病原生物
  掌握植物病原菌物的一般性状、分类与命名、各门菌物的形态特
  征和主要植物病原菌物的属。
  掌握原核生物的一般概念,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重要
  的植物病原细菌种类。
  掌握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组分、复制和增殖、传播和转移、分
  类和命名以及重要的植物病毒种类。
  掌握植物病原线虫的形态与结构、生活史和生态、寄生性和致病
  性以及主要类群。
  掌握寄生性植物的一般性状、主要类群的形态特征与生活史。
  3.非侵染性病害
  掌握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因素和诊断要点。
  4.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掌握植物病害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的概念,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
  侵染、越冬和越夏、传播及其在病害循环中的意义。重点掌握各类病
  原物的侵入方式、越冬方式与场所、传播途径。
  5.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掌握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的概念,重点掌握植物病原物
  的致病机制。
  6.植物的抗病性
  掌握植物抗病性的概念和类别、病原物侵染后植物的生理生化变
  化,重点掌握植物的抗病机制。
  7.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掌握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植物病害的流行学类型、病害流行的
  时间与空间动态、影响病害流行的因子;植物病害预测的概念、预测
  的种类与依据。
  8.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掌握植物病害诊断的意义和程序、柯赫氏法则;植物病害的防治
  原理和各种防治方法。重点掌握柯赫氏法则,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
  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抗病品种的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
  防治的概念、方法与优缺点。“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含意、概念与
  理念,如何运用综合防治措施对植物病害进行科学管理。
  第二部分普通昆虫学
  1.绪论
  掌握昆虫纲基本特征、昆虫多样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昆虫的外部形态
  重点掌握昆虫头部、胸部和腹部及其附属构造的形态结构和特征。
  3.昆虫生物学重点掌握昆虫的生殖方法、昆虫胚前发育、昆虫胚后发育、昆虫
  生活史和昆虫习性及行为等基本理论和知识。
  4.昆虫分类学
  掌握昆虫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等翅目、直翅目、
  半翅目、脉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缨翅目和膜翅目的分类
  特征、常见科的分类特征和拉丁学名。
  5.昆虫的内部结构和生理学
  重点掌握体壁、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内
  分泌器官与激素、外分泌腺体及信息素和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6.昆虫生态学
  重点掌握个体生态学中昆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了解种群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