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机械设计基础 考试范围: 一、考核的主要内容: 机械设计基础的主要内容。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和原则。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平面机构的机构分析。平面机构设计:作图法进行平面机构设计,平面四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等。 轮系传动比的计算等。 联接件设计: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等。 传动件设计:带传动、直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圆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与计算等。 轴系零、部件设计:轴系零件的结构设计、轴系结构改错、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等。 二、考核重点: 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设计的相关概念等。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杆组分析等。 直齿轮、斜齿轮的参数计算等。 轮系传动比的计算等。 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等。 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与计算等。 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等。 轴系结构改错等 三、考核的难点: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轮系传动比的计算;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轴系结构改错等。 四、考试参考书目: 1.《机械原理》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郑文纬等编著;2. 《机械设计》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邱宣怀等编著;3.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杨可桢等编著。
|
||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传感器原理 考试范围:
一、基础知识:1、传感器的定义、组成、作用及常用的分类方法;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和两种特性对应的标定方法。 二、电阻式传感器:1、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主要特性参数、转换电路、温度误差补偿和应用实例;2、压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实例。 三、电感式传感器:1、自感式、互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转换电路、灵敏度参数、零点残电压和应用实例;2、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转换电路和应用实例。 四、电容式传感器:1、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转换电路、主要性能参数、设计要点和应用实例;2、容栅式和力平衡式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五、磁电式传感器:1、磁电感应式传感器的分类、工作原理和应用实例;2、霍尔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磁特性和应用实例;3、磁栅式传感器中磁栅和磁头的结构、类型。 六、压电式传感器:1、压电效应、压电材料和压电元件;2、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和测量电路;3、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七、光电式传感器:1、光电器件中热探测器的类型,光子探测器的分类、工作原理和各种特性;2、电荷耦合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光纤的结构原理,光纤传感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4、计量光栅的分类,莫尔条纹的形成机理和特性,光栅式传感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八、热电式传感器:1、热电偶的工作原理、特点、常用种类和温度补偿;2、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和种类;3、热敏电阻、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九、气电式传感器:1、气动测量的原理;2、各类气动测头的结构原理;3、各类压力式气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十、谐振式传感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分类。
参考教材:《传感器》 第6版,哈尔滨工业大学 唐文彦 张晓琳 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