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DMA证书背书
DMA由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携手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引入,证书同时带有AICPA®&CIMA®联合标识。这意味着:
•它不是民间“速成班”,而是两大国际会计组织共同背书的系统化课程;
•通过DMA I、DMA II两级机考后,可获得官方电子证书与纸质证书,并可豁免CIMA管理级若干科目,直接冲刺CGMA头衔;
•全球4 500余家合作雇主把CGMA持证者优先列入招聘清单,范围覆盖腾讯、联想、可口可乐、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
结论:从“国际简历”角度看,DMA的标识与衔接路径清晰,跨国企业与大型集团普遍认可其专业度。
2、企业是否认可DMA
证书能否落地,关键看用人部门是否“买账”。根据近期招聘平台与企业调研:
•数字化财务分析师、预算与绩效专员、项目管理财务BP三类岗位,JD中明确出现“CIMA/DMA优先”关键词,占比约17%;
•在数字化转型较快的互联网、制造业、新零售企业,HR将DMA视为“既懂管理会计又懂数据工具”的佐证,面试时可缩短技术测评环节;
•传统核算型国企或中小企业,对DMA认知度仍偏低,更看重实操经验与行业背景。
小结:证书并非万能钥匙,而是“能力放大器”。企业是否买单,取决于岗位本身对数字化技能的需求强度。
3、DMA可以享受的政策加持
DMA没有单独的政策加持,但是你可以通过DMA可以快速衔接CIMA,可以最高免考CIMA11门科目,也就最少通过CIMA5个科目即可获取CIMA资格,所以DMA的含金量也是很高的。
•北京将其纳入《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3.0》,持证人可走积分落户“绿色通道”;
•上海浦东新区将CGMA/DMA持证人列入A类清单,办理来华工作许可、人才公寓、子女入学等事项享便利;
•广州对当年新引进的金融高级专业人才给予最高20万元补贴,CGMA持证即符合申报条件;
•江苏、成都、海南等地也陆续出台一次性奖励或租房补贴政策。
可见,在一线城市及重点园区,DMA与CGMA的“政策杠杆”作用明显,可为跨城市流动增加砝码。
数字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DMA证书的价值体现在:国际机构背书、数字化岗位匹配、政府政策红利三条主线上。如果你的职业规划恰好与“数据驱动决策”同频,那么这张证书能成为简历上的加分项;若目前岗位仍停留在传统核算,建议先评估企业数字化阶段,再决定是否投入时间。理性看待证书,把它当作技能升级的里程碑,而非一步登天的捷径,才能真正让学习成果转化为职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