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DMA和CMA的出身
DMA的英文全称是Digi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由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现已并入AICPA&CIMA国际注册专业会计师公会)携手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共同引入中国。它的定位很清晰:把传统管理会计放进数字化场景,用数据治理、自动化流程、智能分析来回答“如何让财务更快、更准、更前瞻”。
CMA的英文全称是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诞生于1972年,由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设立。它更擅长用经典模型把财务与业务“拧成一股绳”,核心关键词是“战略管理”——成本控制、预算体系、风险管理、投资决策,都是它的拿手好戏。
简言之,DMA和CMA同属管理会计家族,却分别代表英式“数字升级”与美式“战略纵深”两大流派。
2、DMA和CMA的不同点
DMA的课程大纲以“数字世界中的财务管理—决策规划—高级财务报告”三级递进,内容不仅涵盖传统的成本、预算、绩效,还把云计算、RPA、可视化、区块链等工具放进案例。典型场景是用Python做预算敏感性分析,或借助RPA自动生成管理报告。
CMA的知识体系分为“财务规划、绩效与分析”及“战略财务管理”两大板块,强调用ROI、EVA、平衡计分卡等模型去评估新产品线、优化资源配置。技术工具在课程里是“配角”,重点是让财务人员学会“用数字讲故事”,深度参与企业战略。DMA教你“用工具提升效率”,CMA教你“用模型提升决策”。
3、DMA和CMA的适用人群
如果你日常与海量数据打交道,或计划进入智能制造、互联网企业的财务BP、数字化中心,DMA的60学时模块化设计能让你快速获得国际证书,并衔接CGMA头衔,部分城市还可用于积分落户、职称认定。
若你已负责预算、成本、绩效,或正朝着CFO方向前进,CMA的“两科通关”模式能系统梳理战略视角,且在华企业雇主认知度高。
两条路线并不互斥:先DMA夯实数字技能,再CMA深化战略思维,可形成“技术+管理”的互补闭环。
数字化时代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更适合自己的路径。DMA与CMA的差异,本质是“技术加速度”与“战略深度”的差异。把个人阶段、企业需求、兴趣点排成优先级,再决定先迈哪条腿,就能把“选择困难”变成“双向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