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据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财务人员需要同时掌握业务洞察与技术语言。于是,“管理会计”热度迅速攀升,其中DMA和CMA两个缩写频频出现,令不少学习者疑惑:它们是否同属一家机构?又该怎样取舍?
DMA和CMA有何联系与所属?
1、CIMA与IMA的“分岔路口”
DMA的“D”指Digital,是由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现隶属AICPA&CIMA国际注册专业会计师公会)推出的数字化管理会计认证,侧重将云计算、大数据、自动化等技术融入管理会计场景。
CMA则是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旗下的注册管理会计师(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历史可追溯至1919年,强调战略财务、内部控制与绩效管理的传统框架。
简言之,DMA与CMA并非同一协会产品:前者源于CIMA,后者源自IMA,两大体系分属英美两大管理会计流派。
2、数字技术与经典框架的互补
DMA课程围绕“数字世界中的财务管理—决策规划—高级财务报告”递进,突出数据建模、数字成本核算、项目治理等场景化应用;考试采用机考,题型为客观题,可中英双语作答。
CMA则聚焦“财务规划、分析、控制与决策支持”两大板块,兼顾战略管理与职业道德;考试含选择及简答题,同样支持中文。
两者知识模块并不冲突:CMA提供宏观战略视角,DMA注入数字化落地工具,先学CMA再修DMA,或先通过DMA夯实数字思维再攻CMA,都能形成互补闭环。
3、如何根据个人阶段做选择
若你刚起步,希望快速了解数字化管理会计工具,DMA的模块化设计可让你在60学时学习后参加两级考试,获得CIMA颁发的国际证书,并可衔接CGMA头衔;许多城市将其列入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方便积分落户、职称认定。
若你已具备一定财务经验,想系统提升战略与决策能力,CMA的“两科通关”模式更为聚焦,且在华企业雇主认知度高。需要提醒的是,两大证书均需持续学习:DMA强调技术迭代,CMA重视战略更新。结合个人职业规划,先技术后战略,或先战略后技术,都能构建面向未来的复合型能力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