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康市局认真落实省局和市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中省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大部署,狠抓落实,不断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步,新提高,呈现出硕果盈枝、亮点更亮的鲜明特点,表现在10个方面。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成效突出。准确把握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形势,修订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首次将领导干部作风纪律纳入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个人考核评价重要内容。厘清市局党组班子、党组一把手、班子成员和党组纪检组4张责任“清单”、使责任边界更加清晰,责任落实更加有力。安康市局党组成员带队开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专项监督检查,盯紧“两个责任”的落实监督,推进责任“清单”扎地生根。
  党风廉政工作制度建设成效突出。制定出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组主体责任和纪检组监督责任实施办法,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五条具体实施意见,税收执法廉政风险预警事件处理参考意见,大力夯实工作目标,明确工作重点,完善落实措施,编细编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制度机制体系。
  岗位廉政警示教育成效突出。按年制定岗位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工作计划,专人负责抓组织、抓落实。建立“廉政开讲”主题廉政教育讲座制度。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六重点”“五必学”“十二必谈”。坚持以案警示,组织主题廉政教育活动15次。精心举办《清风税韵》、《案鉴》廉政文化电子杂志和警示教育电子专刊,阅读点击量达700余人次。
  廉政风险防控应用成效突出。制定单项考核办法,推行廉政防控软件应用“五必工作法”,抓住五个重点环节,及时提醒,及时推送,及时处理,在省局考核位次不断提升,跃居全省第三名。干部廉政教育平台在线学习应用成常态,领导干部和纪检干部在线电子报表填报实现“零”遗漏,干部在线学习实现“零”缺位、学分无“零”分。
  信访件案件查办成效突出。受理群众信访举报件27件(次),其中:来信7件,来访1次,网络举报2件,上级交办5件,转办12件。按照信访处理程序受理初核线索17件,涉及党员11人、监察对象17个。立案3件,全部结案,给予行政警告2人,记过2人。反映问题失实,作初核了结15件。
  作风纪律整治成效突出。全系统扎实开展“五个一批”活动,深化“八项规定”监督检查,专题研究反腐倡廉建设25次,开展作风纪律明察暗访39批次,重要时间节点向干部职工提醒38次、发文提醒37次、短信微信提醒17次,开展了“以舆情为鉴正风肃纪”和“会所中的歪风”整治活动,618名党员干部签订承诺书,系统干部职工进行了经商办企业和投资入股个人申报承诺。“三公”经费、会议经费和专项资金同比全面下降,公务接待费下降73%,公车运维费用下降18%。作风纪律全面好转,政风行风评议优秀目标可望实现。
  领导干部廉政能力建设成效突出。安康市局纪检组从今年开始,在新任科级领导干部中实行廉政纪律承诺书制度,并将《承诺书》发在内网,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16名新任领导干部“亮晒”书面承诺。对新任纪检监察干部派发“学习清单”,从党章党纪、行政法律法规、廉政规章制度、纪检监察业务等4个方面列出4大类23项学习内容,指导开展自主学习,提高了廉洁自律能力和执纪监督水平。
  纪检监察工作创新成效突出。代省局开发的“陕西地税系统网络廉政教育基地”正式上线运行。“安康地税廉政”微信平台发挥出“微”力量、大作用,廉政微信发布量50期,关注用户600余人群。
  纪检监察工作考核成效突出。建立监察室岗位责任目标标准化管理,细化67项工作内容、标准、流程,到岗位到人头。年初制定市局机关5项共性考核指标,各单位22项月季日常考核指标,11月制定25项年度考核重点指标。发挥了绩效管理和目标考核的指导[*{c}*]作用,促进了工作落实和保质增效。
  纪检监察工作宣传成效突出。据统计,在各类媒体发布纪检监察信息宣传稿件162条。其中:省局网站采用26条,市政府市纪委网站采用58条,《安康日报》采用23条,《陕西工人报》采用6条,《陕西日报》采用1条。宣传[*{c}*]了地税行业清风正气,传递了培育“为民务实清廉”好作风的正能量。
  文章来源:陕西地方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