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创业服务梯次进行。支持在山农大等驻泰高校建立创业培育中心,实现“高校内培育-基地内孵化-园区内做大做强”,三级孵化梯次发展,真正解决高校学生“想创业、会创业、创成业”问题。
二是创业服务无缝隙覆盖。通过财政政策扶持等,将创业服务贯穿到高校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活动实践、创业层次提升等各个阶段,实现创业服务无缝隙覆盖。
三是搭建创业孵化扶持平台。对全市每年评估认定的市大学生孵化基地高等院校创业培训中心,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业示范园区,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分别给予不超过10万元、5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