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入征管多措并举。主动对接上级财税部门,及时掌握财税改革信息,尽早做好调整前准备工作。科学核定2014年收入任务,按季进行财税考核通报,及时兑现体制奖惩措施,充分调动乡镇(园区)培植财源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定期召开财税调度会,汇总信息,协调解决征管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均衡入库。继续完善升级综合治税平台,科学分析,及时预警,查漏补缺。
二、精细管理求实创新。大胆推进,细化措施,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实行全口径预算,强化公共财政收支预算编制管理,稳步推进社保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逐步公开县级和各部门单位的预算、追加、使用、决算情况,广泛接受人民群众和媒体的监督。全面推进乡镇预算编制标准化工作。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扩大乡镇覆盖面。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程跟踪问效机制。强化采购预算管理、财政投资评审、国有资产监管,提高财政资金资源使用效益。全面控制政府债务,防范财政风险。
三、科学统筹提高质效。做好收入与支出、发展与民生、支持与监督等方面的统筹。一是正确处理好民生保障与服务发展的关系,通过加快发展来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二是创新资金投入方式,找准切入点,通过财政奖补、贴息补助、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有效支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投入,加速经济增长。三是改变“撒胡椒面式”的普惠化支持,注重项目投入和税收贡献比,重点支持落地快,基础好,税收贡献大的项目。四是加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支出上合理归集、统筹安排,提高非税收入使用绩效。
四、强化监管控支节支。坚持从严从简办事,降低公务活动成本。按照《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研究制定切合县域实际的公务活动经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健全完善财政性资金管理制度,细化规程,严格控支。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提高预算执行的准确率,坚决做到有预算不超、无预算严批。强化对四费支出的总量控制,坚持逾期不报。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探索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健全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全面实行公务卡制度。健全会计制度,准确核算机关运行经费,全面反映行政成本。构建监督检查、政府采购、财政评审相协调的财政大监督机制,严肃财经纪律,严惩违纪违规行为。
五、优化作风立行立改。一是坚持群众路线。践行群众路线,为民理财。及时公开各类信息,让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态度真诚,服务到位。二是坚守廉政纪律。针对腐败多发易发的领域、部位和环节,制定风险防控措施,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强化监督,用制度的笼子管好权。三是坚持务实作风。厉行节约,带头过“紧日子”,减少四费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