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全市用于民生的财政资金达465.2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1%,有力保障了“民生100工程”、“点亮郴州”等民生实事落到实处。其中,全市投入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等领域的财政资金高达132.8、90.3、54.1和73.4亿元。
二是扩大民生保障范围。全市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延伸至村卫生室,一事一议集中连村试点建设扩大到9个县市区。扩大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范围,免费开放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公共文化设施。启动实施了大病医保试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学前教育发展等财政扶持政策。
三是提高民生保障标准。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多渠道筹集资金,提高了30多项财政补助标准。其中,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0年连增”,人均每月增加350.8元;中心城区城市低保月人均标准由260元提高到33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年人均1200元提高到1980元;城镇居民医保普补、新农合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340元;中小学生公用经费每生每年分别增加了320、282.5元;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由每村每年5万元提高到了6万元;市直全额拨款预算单位财政补助住房公积金年人平增加1500元,干部职工第13个月工资年人平增加1500元。
四是完善民生保障机制。健全就业扶助机制,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完善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支持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改造,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较好保障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